死却香岩未可谈,个中何者不香岩。
静无动有吾何说,试著西庵老寂参。
死却香岩未可谈,个中何者不香岩。
静无动有吾何说,试著西庵老寂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所作的《挽香岩和尚为僧寂庵作(其三)》中的第三首。诗中以“死却香岩未可谈”开篇,巧妙地将“香岩”这一佛教术语与禅宗思想相结合,引人深思。接着,“个中何者不香岩”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在禅宗修行中,一切皆可成为修行的对象,无一不是“香岩”。随后,“静无动有吾何说”则表达了禅宗中动静双修、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哲学思想,暗示了禅宗修行的微妙之处。最后,“试著西庵老寂参”一句,邀请读者或修行者亲自体验、参悟,体现了禅宗实践与体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探讨了禅宗修行中的核心理念,即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强调了个人的直接体验和内在觉知的重要性。诗中蕴含的哲理与禅宗精神相契合,鼓励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真理与智慧。
触目钱塘昨梦非,行春载酒忆当时。
花閒不碾香轮入,柳外空鞭骏马飞。
落日荒山和靖墓,断云流水子胥祠。
忘情鸥鹭閒于我,应笑江湖客未归。
倦仆去复返,怜君归未能。
吟馀幽砌月,梦破短檠灯。
地僻人稀到,书成雁莫凭。
秋风霜翮健,天末看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