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东南第一桥,锁波委影势飘萧。
假如借作天孙杼,绣出应饶泉客绡。
湖口东南第一桥,锁波委影势飘萧。
假如借作天孙杼,绣出应饶泉客绡。
这首诗描绘了绣漪桥的美丽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桥与水的和谐之美。
首句“湖口东南第一桥”,点明了绣漪桥的位置和独特性,它位于湖口东南,是这一区域中最突出的桥梁。接着,“锁波委影势飘萧”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桥在水面的倒影,仿佛是波浪中飘动的轻盈身影,营造了一种动态而宁静的氛围。
“假如借作天孙杼,绣出应饶泉客绡。”这里运用了浪漫的比喻,将绣漪桥比作织女的织机,她用丝线编织出的图案,不仅精美绝伦,甚至超过了泉水中的游鱼所穿的绡衣。这种比喻不仅赞美了桥的美丽,也暗示了它如同艺术品一般,令人赞叹不已。
整首诗通过对绣漪桥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吴波浮动,看中流翻月,半江金碧。
醉舞空明三万顷,不管姮娥愁寂。
指点琼楼,凭虚有路,鲸背横东极。
水云飘荡,阑干千丈无力。
家世回首沧洲,烟波渔钓,有鸱夷仙迹。
一笑闲身游物外,来访扁舟消息。
天上今宵,人间此地,我是风前客。
涛生残夜,鱼龙惊听横笛。
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
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
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
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
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馀难同。
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苧麻无节菜无虫。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
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海内閒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
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藓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