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采桑桑叶稀,家中看蚕怕蚕饥。
大姑要织回文锦,小姑要织嫁时衣。
陌上采桑桑叶稀,家中看蚕怕蚕饥。
大姑要织回文锦,小姑要织嫁时衣。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村生活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忙时节的景象和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
“陌上采桑桑叶稀”,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季节,春日里,女孩子们在田间地头采摘稀疏的桑叶,为养蚕准备食物。这句不仅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也暗示了农事的繁忙与重要性。
“家中看蚕怕蚕饥”,紧随其后,诗人将视角转向家庭内部,表现了人们对蚕的细心照料和对丰收的期待。家中的女子们时刻关注着蚕的生长情况,生怕它们因饥饿而影响到丝茧的质量,体现了农耕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大姑要织回文锦”,“大姑”指的是年长的女性,她可能负责更为精细的手工活,如织造复杂的回文锦。回文锦是一种具有独特编织技巧的丝绸,需要高超的手艺和耐心,象征着劳动者的智慧与审美追求。
“小姑要织嫁时衣”,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小姑”则可能在准备自己的嫁妆,编织衣物以备将来出嫁之需。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也蕴含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规划。
整首诗通过“大姑”与“小姑”的不同活动,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合作与传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在元末明初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场景既反映了当时农业社会的经济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人们对于传统技艺的尊重与传承,以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朴素愿望。
唐虞世已远,古道迷荆榛。
颓波逝不返,淳风荡无垠。
绮纨尚美䴡,布帛何足珍。
良烹侈玉食,菽粟难并论。
太朴日已散,弥文灭其真。
赵君抱冲素,持守思益敦。
笃行合前轨,秉志期忠纯。
清光迩禁闼,载笔联紫宸。
谠言怀激切,至诚谅斯存。
王风被寰宇,礼乐在弥纶。
永期赞隆治,薄俗斯还淳。
为士贵立志,志立名乃成。
所以贤圣徒,尚志尤兢兢。
维子我同里,祖父实相知。
弱冠志己殊,昼夜穷书诗。
春秋绍家学,讲究探玄微。
明经夙抱负,应聘来京畿。
金门特召试,辞藻何陆离。
裒然居上第,侪辈咸相推。
翩翩持教铎,去作淦庠师。
清晨来告别,执手聊蹰踟。
骊驹且未动,尽此黄金卮。
大河日东注,白云正南驰。
朝经直沽北,暮驻长淮西。
钟山屹相望,庐阜雄且奇。
九江既浩荡,南浦何逶迤。
洪都集冠盖,车马纷往来。
弥楫剑江涘,舣棹萧水湄。
金川对玉笥,佳气含朝晖。
诸生集衿佩,瞻拜盛容仪。
舍菜谨趋谒,揖让生光辉。
升堂闻丝竹,宴会及兹时。
优游敷文教,作育怀切偲。
士风振颓靡,俗化厚民彝。
末学惩剽窃,弥文戒夸毗。
由兹兴治理,简拔有所资。
勖哉志道德,永矢期勿隳。
《赠钟观伯司训新淦邑庠》【明·金幼孜】为士贵立志,志立名乃成。所以贤圣徒,尚志尤兢兢。维子我同里,祖父实相知。弱冠志己殊,昼夜穷书诗。春秋绍家学,讲究探玄微。明经夙抱负,应聘来京畿。金门特召试,辞藻何陆离。裒然居上第,侪辈咸相推。翩翩持教铎,去作淦庠师。清晨来告别,执手聊蹰踟。骊驹且未动,尽此黄金卮。大河日东注,白云正南驰。朝经直沽北,暮驻长淮西。钟山屹相望,庐阜雄且奇。九江既浩荡,南浦何逶迤。洪都集冠盖,车马纷往来。弥楫剑江涘,舣棹萧水湄。金川对玉笥,佳气含朝晖。诸生集衿佩,瞻拜盛容仪。舍菜谨趋谒,揖让生光辉。升堂闻丝竹,宴会及兹时。优游敷文教,作育怀切偲。士风振颓靡,俗化厚民彝。末学惩剽窃,弥文戒夸毗。由兹兴治理,简拔有所资。勖哉志道德,永矢期勿隳。
https://shici.929r.com/shici/N88j8kRKST.html
鸡鸣别京邑,日落出关门。
山深路逾险,夜黑不待曛。
崖壁上崇崒,涧水中潺湲。
虚疑蜀川涌,实恐地轴翻。
崎岖历险㠋,窈窕经屈盘。
微雨飘然至,风劲中夜寒。
仆夫倦前进,欲留山下眠。
徘徊望陵谷,万籁俱萧然。
岂不念夕息,銮辂驻我前。
疲马顾影嘶,月出高林端。
行行险阻尽,豁焉见平原。
旷荡纵游目,始觉天宇宽。
初日照大营,百里戈戟攒。
行营列侍从,喜遂瞻天颜。
祥飙捲旌旆,瑞雾霏林峦。
得趁属车尘,安知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