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朱二子于小酌南屏山楼》
《同朱二子于小酌南屏山楼》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凭阑四顾大云垂,小酌当风岸接䍦。

谁向湖山留正眼,不愁净社有攒眉。

中天慧日悬宗镜,倒影雷峰落酒卮。

蔬笋正佳堪薄醉,欲倾米汁上军持。

(0)
鉴赏

此诗《同朱二子于小酌南屏山楼》为明末清初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南屏山楼小酌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句“凭阑四顾大云垂”,诗人站在楼台之上,远眺四周,只见大片的云彩低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小酌当风岸接䍦”一句,描绘了在微风中轻饮美酒的画面,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出诗人的闲适心境。

“谁向湖山留正眼,不愁净社有攒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纷扰的淡然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中天慧日悬宗镜,倒影雷峰落酒卮。”诗人以“慧日”比喻明亮的太阳,象征着智慧与光明;“宗镜”则寓意内心的镜子,反映出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而“雷峰”则是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名山,其倒影落入酒杯之中,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最后,“蔬笋正佳堪薄醉,欲倾米汁上军持。”诗人以“蔬笋”形容菜肴的美味,表达了一种简朴而满足的生活态度。“薄醉”则暗示了饮酒的适度,以及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愉悦心情。而“米汁上军持”可能是指将剩余的酒倒入军持(一种盛酒器)中,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生活情趣的展现,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升右都御史奉敕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愧惧有作

江湖廊庙竟何为,新捧纶音下玉墀。

半载三迁惊数异,两藩重到讶时移。

草莱枯槁须膏泽,今古勋名在鼎彝。

报国寸心犹未老,粤山漓水也先知。

(0)

以公事之京口周李二同寅远饯

京口姑苏不日程,画船湘席款离情。

谩惊异客如萍水,且喜同僚即弟兄。

竹寺觅茶消醉渴,野僧呼酒解馀酲。

夕阳孤棹龙山渚,南望长吟愧报琼。

(0)

端溪研

千年山骨漱江流,谁凿端溪一片秋。

清润每疑含宿雾,澄泓长似注寒湫。

玉堂有客凭挥翰,油幕何人待运筹。

因意通家王太史,并将珠玉为君投。

(0)

叶翁以丛竹分种因题墨谢之

东巷青青早见分,岁寒别种共欣欣。

世间益者成三友,林下贤人咏五君。

雨过不须论醉日,风回时复见晴云。

传神妙手今难得,聊入筠窗翠凤群。

(0)

与诸友东郭草亭看牡丹二首·其二

背郭林亭风物幽,绿阴时节更须游。

独怜芳草容人卧,多谢名花为客留。

锦水筑堂从杜老,漆园成器想樊侯。

暮春未许山阴占,今日燕南禊事修。

(0)

秋夜怀芑禅师

商飙起西郊,摵摵振林木。

玄鸟辞故垒,蟋蟀入墙屋。

云间出华月,照我樽中绿。

引觞不能尽,弹琴讵成曲。

敢恨时物迁,只叹流景速。

独羡清泉师,悠然在空谷。

鸡鸣天未曙,披衣候清旭。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赵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