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中镜掩尘满衣,萧关夫婿犹未归。
空床昨夜梦归婿,人传郎过黄花戍。
妆成对镜还自伤,夜怀明镜潜下堂。
殷勤再拜出厨下,细犬吠人还自諕。
出门听得子规啼,已卜萧郎回马蹄。
潜过西邻采药室,闻说当归喜倒剧。
含笑上床却人静,脱衣始忆怀中镜。
揽衣照镜重下床,明日郎归若样妆。
匣中镜掩尘满衣,萧关夫婿犹未归。
空床昨夜梦归婿,人传郎过黄花戍。
妆成对镜还自伤,夜怀明镜潜下堂。
殷勤再拜出厨下,细犬吠人还自諕。
出门听得子规啼,已卜萧郎回马蹄。
潜过西邻采药室,闻说当归喜倒剧。
含笑上床却人静,脱衣始忆怀中镜。
揽衣照镜重下床,明日郎归若样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等待丈夫归来时的复杂心情。她将镜子覆盖,衣衫沾满了灰尘,暗示着她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一样,充满了等待的焦虑和孤独。通过“萧关夫婿犹未归”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的丈夫尚未归来,引发了读者对两人分离原因的联想。
接着,诗中的女子在梦中见到了丈夫,醒来后却只能通过他人之口得知丈夫可能已经经过黄花戍。这一情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也反映了女子对丈夫消息的渴望与担忧。她化妆打扮,却在面对镜子时感到悲伤,这表明即使在外表上努力维持常态,内心的痛苦与失落仍然无法掩饰。
女子在厨房忙碌,却因一只小犬的吠声而害怕,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脆弱与敏感。她再次向镜子表达敬意,但听到远处子规鸟的啼鸣,她似乎预感到了丈夫即将归来,内心充满了期待与喜悦。
在经过西邻的药室时,她听说了“当归”,一种中药,象征着回归与团聚,这让她喜不自胜,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回到床上,她含笑而眠,但在脱衣之时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手中没有了镜子,这一瞬间的恍惚,又勾起了她对日常生活的习惯性依赖。
最后,她重新穿上衣物,再次走向床边,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丈夫。整个过程中,诗人细腻地捕捉了女子从焦虑、悲伤到期待、喜悦的情感变化,以及她对镜像的依赖,展现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世界。
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
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
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
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
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
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莲叶团团杏花拆,长江鲤鱼鳍鬣赤。
念君少年弃亲戚,千里万里独为客。
谁言远别心不易,天星坠地能为石。
几时断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行人结束出门去,马蹄几时踏门路。
忆昔君初纳彩时,不言身属辽阳戍。
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
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
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