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今几许,我欲问流莺。
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
心空诸妄息,身老万缘轻。
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
韶光今几许,我欲问流莺。
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
心空诸妄息,身老万缘轻。
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
这首诗名为《春日》,作者是宋代的真山民。诗人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时光流逝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内心的修养态度。
首句“韶光今几许”询问春天已经过去多少,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感叹。次句“我欲问流莺”,诗人试图从鸣叫的黄莺那里寻找答案,寓意着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接下来,“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通过写花影随风摇曳却无法消除,即使草根被锄去,又能很快再生,形象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哲理。
“心空诸妄息,身老万缘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去除杂念,看淡世事,心境如空,身体虽老,但对世间万物的执着减轻了。
最后两句“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以春风和幽兰为喻,春风虽好,但兰花选择在静谧中独自绽放,不与世俗繁华相争,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深理解和感悟。
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
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
我行适冬仲,薄雪收浮埃。
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
参差太华顶,出没云涛堆。
安期与羡门,乘龙安在哉。
茂陵秋风客,劝尔麾一杯。
帝乡不可期,楚些招归来。
隆冬凋百卉,江梅厉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靘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愧兰荪,高操摧冰霜。
湘君谢遗楪,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