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
《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兰省方雠乙夜书,襄阳迎侍暂脂车。

挥毫偶未归纶阁,衣锦何妨奉板舆。

岘首碑前留马足,鹿门山下宿僧居。

汉皋游女曾相识,应解鸣珰换佩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iàhóuzhèngyánxiāngyángyíngqīn
sòng / wángchēng

lánshěngfāngchóushūxiāngyángyíngshìzànzhīchē

huīháoǒuwèiguīlúnjǐnfángfèngbǎn

xiànshǒubēiqiánliú鹿ménshānxià宿sēng

hàngāoyóucéngxiāngshíyìngjiěmíngdānghuànpèi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古典诗词中的七言绝句形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句“兰省方雠乙夜书”通过描绘月光如水的静谧夜晚和书信即将启程的情景,展现了送别时刻的心情。"襄阳迎侍暂脂车"则是写诗人朋友夏侯正言即将乘坐华丽的马车前往襄阳迎接亲人,这里“脂车”象征着荣华富贵。

第三句“挥毫偶未归纶阁”表达了诗人与书信之间的情感纽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衣锦何妨奉板舆"则是说尽管自己身着华丽的锦衣,但是在送别的场合,也不免感到一些沉重的心情。

第四句“岘首碑前留马足”通过描绘诗人朋友在岘山碑前驻足回望的情景,表达了对即将远去的朋友的依依不舍。"鹿门山下宿僧居"则是写朋友旅途中的暂时停歇,给人以清净脱俗之感。

最后两句“汉皋游女曾相识,应解鸣珰换佩鱼”通过回忆与夏侯正言共同的往事——在汉水河畔遇见游女,以及用珍贵的鸣珰换取佩饰中的鱼,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离别时的心情起伏。王禹偁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每一个字、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读来令人心生荡漾。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次韵倪巨济诗换怪石

纷纷儿辈只轻肥,不爱笼烟小黛眉。

唯有幽人负高韵,为怜奇物直新诗。

尘埃不染溪山梦,冠盖政妨麋鹿姿。

何日茅檐列千嶂,倚藜细看碧参差。

(0)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其四仲宗

一言悟汉祖,千户遂封娄。

士穷必有遇,荣悴交相酬。

堂堂张公子,谢事岁几周。

不作折腰能,每怀糊口忧。

才华贾马上,风味陶谢俦。

舌在吾不患,已矣勿浪求。

(0)

次韵王才元少师杂花·其五

不禁花恼曲江头,欲对清尊舞沐猴。

留得春红撩客恨,争如庭草解忘忧。

(0)

渔家傲.九月将尽,菊花始有开者

木落霜清秋色霁。菊苞渐吐金英碎。

佳节不随东去水。谁得会。黄花开日重阳至。

三径旧栽烟水外。故园凝望空流泪。

香色向人如有意。挼落蕊。金尊满满从教醉。

(0)

出典宣城三首·其二

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

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

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

(0)

读颜鲁公碑

平生肝胆卫长城,至死图回色不惊。

世俗不知忠义大,百年空有好书名。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