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典宣城三首·其二》
《出典宣城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含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

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

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南水乡图景。开篇“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翠绿中夹带着淡红色的蓼科植物和洁净的水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这里的“未白”与“初红”暗示了季节的微妙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细腻感受的能力。

接着,“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景致的独特情怀。诗人似乎在强调,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这片水乡的风光都是一样的美丽,都能激发人们相同的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平和与稳定。

第三句“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中,“马嘶晓月”让人联想到清晨的宁静,而“思闲厩”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之情。紧接着,“帆挂秋光足便风”描绘了一幅行舟在秋日和煦阳光中顺风航行的情景,给人以轻松自如的感觉。

最后两句“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诗人通过“寄语路人”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在告诫行人不要多问。随后的“锦衣归去一衰翁”则是一幅岁月流转中人物形象的描绘,既有对往昔辉煌生活的回忆,也透露出一种淡定的生世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精致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种超越时空、跨越心境的美好意境。

作者介绍

李含章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关山月

胡天云净无纤瑕,一轮明月关山赊。

青海城边笼白骨,黄龙塞上照寒沙。

举头处处看圆缺,低头默默伤离别。

铁骑宵征岭雾深,毡房野宿边风烈。

一回见月一思归,故乡迢递音书违。

家人见月亦思我,道我归期定几时。

(0)

大同歌

燕冀峦并旱何甚,赤地千里皆无禾。

边储禄米两相并,郡县走帖频催科。

况闻开边事穷黩,汉兵远过桑干河。

双闻筑城万夫役,怨号无乃伤天和。

匪缘胡虏寇边急,自是吾人生事多。

城中军民竭膏血,帐下供给如山阿。

愤来便欲叫阊阖,皇穹不鉴将如何。

(0)

登舍身台·其一

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台意若何?

指点封疆余独感,萧疏鬓发为谁皤!

剑分胡饼从人后,手掬流泉已自多。

回首朱门歌舞地,尊前列鼎问调和。

(0)

咏葫芦

灵明种子产先天,蒂固根深理自然。

逐日壅培坤位土,依时浇灌坎中泉。

花开白玉光而莹,子结黄金圆且坚。

成就顶门开一窍,个中别是一坤乾。

(0)

送啸上人之五台

白下珠林最有名,忽来燕赵作游僧。

春风大众迷花雨,夜壑孤藤看佛灯。

巳办一瓢相伴去,其如多病不能兴。

归来只洗双荷叶,听学文殊演上乘。

(0)

移居胜果寺二首·其二

病馀岩阁坐朝曛,异景相新得未闻。

日脚倒明千顷雾,雨声高度万峰云。

越山阵水当吴峤,江月随潮上海门。

便欲携书从此老,不教猿鹤更移文。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