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移居胜果寺二首·其二》
《移居胜果寺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病馀岩阁坐朝曛,异景相新得未闻。

日脚倒明千顷雾,雨声高度万峰云。

越山阵水当吴峤,江月随潮上海门。

便欲携书从此老,不教猿鹤更移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守仁在移居胜果寺后的一次岩阁静坐的经历,通过对周围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首句“病馀岩阁坐朝曛”,点明了诗人身体康复后,在岩阁中静坐欣赏夕阳的情境,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重新开始和对自然的亲近。接着,“异景相新得未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奇异景色的新奇感受,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日脚倒明千顷雾,雨声高度万峰云”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日落时分,阳光穿透雾气,雨声在高耸的云层中回荡的壮观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越山阵水当吴峤,江月随潮上海门”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从局部的岩阁景象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越山与吴峤的交相辉映,江月随潮涌动至海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也寓意着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与和谐共处的愿望。

最后,“便欲携书从此老,不教猿鹤更移文”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终老的愿望,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猿鹤”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灵,诗人希望与它们和谐相处,过着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和杨秀才友夔三首·其二秋夜

谁谓方寸地,并包无故新。

长宵不能寐,万绪愁攻人。

展转计后有,攀缘及前身。

苦恨隙驹疾,回嗟秽涂辛。

披衣问何居,梦觉两不真。

白鸟固已空,青灯聊可亲。

念此纸上迹,皆为窖中尘。

投卷嘿忘我,栖鸡已鸣辰。

(0)

古风送钱定国显道·其二

中林有幽华,乃擅一国香。

终年不自见,道路草木长。

应知当门病,要谢移根伤。

终恐荷锄人,溯风袭流芳。

纫之琼瑶佩,致彼君子堂。

永捐盈腰艾,扈服不可忘。

(0)

句·其八

但数十家看鹤户,与两三只钓鱼船。

(0)

偈二首·其二

百尺竿头弄影戏,不唯瞒你又瞒天。

自笑平生歧路上,投老归来没一钱。

(0)

颂古

迅雷吼破澄潭月,当下曾经三月聋。

去却膏肓必死疾,丛林从此有家风。

(0)

有德传乡里,无金遗子孙。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