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
《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全文
唐 / 韩翃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

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官出行的壮丽场景。黄阁开帷幔,丹墀侍冕旒,是对其身份尊贵的描述,其中“黄阁”指的是皇帝所居之处,“帷幔”和“丹墀”则象征着高官的威仪。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表明这位官员的地位显赫,其权力覆盖了整个汉地的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是说尽管政治形势有所变化,但其对待南北各地区的政策并未改变,依旧关心赵国(古代指今河北一带)的安危。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这位官员管理能力和政治态度的赞赏。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是对其出行场景的描写。“双旌”指的是官员出行时的旗帜,“易水”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而“千骑”则显示了其随行队伍的壮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突出了官员权势和行动的威严。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边塞之守的萧瑟景象。“塞草”指的是边疆地区的荒凉之草,“连天暮”形容草长及天际,给人以边境辽阔的感觉。而“边风动地秋”则传达了边疆秋季的寂寥与悲凉。

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这次送别的无奈和不舍。这里的“无因”意味着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跟随着朋友的远行,“结束”则指的是此行可能是告别的一种方式。而“佩吴钩”,则是一种装饰物,常用来表达对离去者的思念和不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官员出行场景的描写,以及对边塞景象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于这位王相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即将经历艰难旅程的一种担忧和不舍。

作者介绍
韩翃

韩翃
朝代:唐   字:君平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生辰:754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猜你喜欢

兰若杂言·其八

因观杨柳垂青眼,始觉人间春到来。

遥望南山雪消尽,寒梅犹有一枝开。

(0)

奉送醇老

近世考吏师,谁如李荆州。

斯人不可作,伊洛青松丘。

江上逢故客,扬名谈旧游。

蚤被北海荐,不向龙门羞。

三年州从事,利刀无全牛。

毁誉岂无人,春梦空悠悠。

乃知云台栋,当向华岱求。

潢污一尺水,岂能纵吞舟。

老夫卧山野,自将麋鹿俦。

虽云相见晚,笑语欣相投。

旷不入州府,何由接绸缪。

江南二月春,坐想颍水流。

适当及瓜代,哂笑岂不优。

它年青云路,六翮固已修。

嵩杪有高士,为记南山幽。

(0)

次韵悟师见寄·其一

一裘一葛谢时人,似与孤云老鹤亲。

峭石山前静无事,桃花零落几经春。

(0)

寄老石

老不在发白,此态渐自迫。

唯老不在我,寄老山前石。

朝来石上坐,云气湿衣襞。

夜就石上眠,月影照岩壁。

何为市南老,一欢复一戚。

啧啧恨身老,更以身为役。

人言老且死,老死何足惜。

昔人有至言,人命在一息。

(0)

七言奉送润守之永静

昔年持檄向朔方,九月踏冰渡河梁。

夜入铜台天欲雪,北风惨淡沙尘黄。

今年江南秋已半,出送车骑江之阳。

江边宾从坐挥汗,赤日挂木鸣蜩螗。

欲知朔南气候异,由来道路山川长。

使君腰组上北道,一亭一堠遥相望。

出近入劳岂知远,方舟结驷本不忙。

往时尊公帅陜右,名姓久已威戎羌。

想闻公子千骑出,北部应已逃名王。

青榆白柳千里肃,谁敢牧马来边疆。

当时公子面如月,尔来使君须带霜。

明年朔方春雪冻,为忆江南梅萼芳。

平居秋浦钓赪鲤,何如榆关封白羊。

朝廷太平四方静,圣武神功由庙堂。

三年瓜期当受代,指麾舍人催治装。

疏公欲向九华老,野夫相望齐山旁。

(0)

古兴十六首·其十二

潇湘望秋月,清旷无风埃。

谁知故园影,亦向裔夷来。

水际衰老翁,练衣独徘徊。

頫仰方自适,为谁指玄胎。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