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中宁有一毫真,静极方知众妙存。
疏受果能从父议,王章终不用妻言。
脱身兵火蒙天幸,沃日风涛到海吞。
两顿藜羹如大飨,一番布被有春温。
域中宁有一毫真,静极方知众妙存。
疏受果能从父议,王章终不用妻言。
脱身兵火蒙天幸,沃日风涛到海吞。
两顿藜羹如大飨,一番布被有春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高洁之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域中宁有一毫真,静极方知众妙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认识,认为在平静无为的状态下,才能领悟到事物的真谛和各种美好的存在。
"疏受果能从父议,王章终不用妻言"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个人意志和社会规范之间关系的思考。这里的“疏受”可能指的是通过父亲或长辈的教诲来理解事理,而“王章”则是指官方的法规或典章,诗人强调不轻易采纳妻子的意见,这反映出古代社会中男权至上的观念。
"脱身兵火蒙天幸,沃日风涛到海吞"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经历过战乱和灾难,但幸运地脱离了这些苦难。"两顿藜羹如大飨,一番布被有春温"则是对比,前者指的是简陋的食物,但在诗人的眼中却如同盛宴;后者说明即使是简单的布被,在春天也能感到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自适其安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追求。
卧我西斋坐两君,不知谈笑久离群。
墙槐影似中流见,盆石青疑隔岸分。
屈指三年如昨日,开颜一酌又斜曛。
相烦画舫题新额,满壁挥毫动水云。
青山突起沧江垠,宝气夜发腾秋旻。
鍊师叱剑启洞穴,刻玉俨坐真天人。
山灵几时閟琬琰,道院一日开荆榛。
寰中福地七十二,名数閤皂非常伦。
使君五马数过此,与山识面惊乡邻。
奏功近自广州入,归路复拟停朱轮。
鸟啼花舞满涧谷,知有恩露来枫宸。
浮岚暖翠杳难极,莞尔昔年川效珍。
奚囊欲斗两奇绝,罨画不尽千嶙峋。
明当有诏起循吏,酹山细倒罗浮春。
深巷方停下泽车,便惊佳气蔼庭除。
数声喜报檐前鹊,一颗光呈掌上珠。
兆应熊罴来梦日,庆随弧矢上门初。
因君破戒重开酒,佳话流传遍里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