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后登城上亭》
《雨后登城上亭》全文
宋 / 朱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何堪湿热坐支离,且就虚凉看剧棋。

避雨唯应急走耳,登城愿丐少休之。

江山政此成三绝,耳目醒然亦一奇。

突兀小亭吾画箧,真形妙境恣君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òudēngchéngshàngtíng
sòng / zhū

kān湿shīzuòzhīqiějiùliángkàn

wéiyìngzǒuěrdēngchéngyuángàishǎoxiūzhī

jiāngshānzhèngchéngsānjuéěrxǐngrán

xiǎotínghuàqièzhēnxíngmiàojìngjūnkuī

翻译
怎能忍受湿热的环境让人如此不安,暂且在清凉中欣赏棋局。
躲雨时只求快步离开,登城时希望能稍作休息。
江山美景因此成就了三种独特的体验,让人心神清爽,也是一种奇观。
我那小亭子就像画中的景象,美妙的境地任你尽情观赏。
注释
何堪:怎能忍受。
湿热:潮湿炎热。
坐支离:坐立不安。
虚凉:清凉。
看剧棋:欣赏棋局。
避雨:躲雨。
唯:只。
应急走:快速离开。
登城:登高望远。
愿丐:希望得到。
少休之:短暂休息。
江山政:江山景色。
此成三绝:形成三种独特的体验。
耳目醒然:让人心神清爽。
亦一奇:也是一种奇观。
突兀:突然出现的。
小亭:小亭子。
吾画箧:我收藏的画。
真形妙境:真实的美景。
恣君窥:任你尽情观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登临高处的景象和心境。开头“何堪湿热坐支离,且就虚凉看剧棋”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温度差异,展现了室内外环境的突出反差,以及诗人从酷热到清凉的心境转换。

接着,“避雨唯应急走耳,登城愿丐少休之”表达了诗人在雨中匆忙寻找避雨之地,并希望能在城上得到片刻的安歇。这里“丐”字用得十分传神,显示出一种迫切和渴望。

“江山政此成三绝,耳目醒然亦一奇”则是对周遭景色的高度评价,以及诗人个人感受的强烈肯定。三绝可能指的是江、山、城各自独立又相互映衬的绝妙风光,而“耳目醒然亦一奇”则表明了这种美景不仅让视觉得到享受,连听觉也似乎被唤醒,体验到了极致的奇妙。

最后,“突兀小亭吾画箧,真形妙境恣君窥”中的“突兀小亭”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而“吾画箧”则暗示诗人可能是一位擅长绘画之人。紧接着,“真形妙境恣君窥”则是对这景致最深层次的赞美和邀请,似乎在告诉读者,这不仅是肉眼所能见到的风光,还有更深的意境等着人们去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比、动作、感受和评价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的艺术享受过程,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悟和艺术创造的独到眼光。

作者介绍
朱翌

朱翌
朝代:宋   号:潜山居士   籍贯:省事老   生辰:1097—1167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猜你喜欢

百哀诗·其六十五徐叔度

徐卿志瑰奇,苦学务师古。

雄文轶先辈,杰笔排咀楚。

深村风雅参,力欲造化补。

辞官归敝庐,蓬蒿守环堵。

(0)

百哀诗·其五十五杨廉夫

早持五色笔,文芒射奎星。

龙墀晓射策,雁塔春题名。

才华擅风骚,笔阵惊老成。

宦游多使酒,银烛照娉婷。

(0)

自述二首

閒道平生志气高,宦游千里不辞劳。

东阿远想迎三釜,南海多诗解六韬。

贪看彩云栖布被,岂知花落湿银袍。

从今莫问封侯事,好向山中学种桃。

(0)

题苏武牧羊图

堕蕃十九年,坐卧持汉节。

归时两鬓斑,疑是天边雪。

(0)

简倪时中

骸骨惊存患难馀,旅逢岁暮倍踟蹰。

孤灯燄冷青垂壁,短发愁凝白满梳。

乞米自怜颜鲁帖,题门堪信翟公书。

故知穷学当吾事,谁向沧江援困鱼。

(0)

感兴二十一首·其十一

羿后窃灵药,奔飞明月中。

独居琼台上,与月同始终。

吾知太阴魄,固无楼与宫。

狡妇实不死,遁迹将为容。

长怜孟氏子,侧身事梁鸿。

白骨可速朽,懿德垂无穷。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