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鼎清香试水沉,湘帘如雾碧窗深。
闲中次第占花信,梦里分明见藁砧。
临镜慵妆蝉钿翠,倚阑失堕凤钗金。
东风一夜芭蕉绿,亦似含愁卷半心。
玉鼎清香试水沉,湘帘如雾碧窗深。
闲中次第占花信,梦里分明见藁砧。
临镜慵妆蝉钿翠,倚阑失堕凤钗金。
东风一夜芭蕉绿,亦似含愁卷半心。
这首明代诗人刘昌的《无题(其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情的画面。首句“玉鼎清香试水沉”,以玉质香鼎中的清水煮沸,暗示着清雅的生活氛围和诗人内心的宁静。接下来,“湘帘如雾碧窗深”描绘了湘妃竹制成的窗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雾般朦胧,映衬出室内深邃的绿色。
“闲中次第占花信,梦里分明见藁砧”两句,通过写诗人闲暇时观察花开的时节变化,以及在梦中清晰地想念远方的亲人,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藁砧"一词,源自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这里寓指思念的对象。
“临镜慵妆蝉钿翠,倚阑失堕凤钗金”描绘了诗人对着镜子懒于梳妆,甚至连头饰也掉落的情景,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失落。这里的“蝉钿翠”和“凤钗金”都是精致的饰品,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落寞。
最后,“东风一夜芭蕉绿,亦似含愁卷半心”以一夜东风吹绿芭蕉叶,暗喻诗人的心事如芭蕉叶般展开,却又因愁绪而半卷,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闲适生活中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平昔登龙坂,因缘识玉人。
庭中华毂满,膝下綵衣新。
少列悲先露,高堂泣累茵。
嘉宾碣馆闭,遗业寝邱贫。
弓冶传家久,弦歌宰邑频。
循良同汉吏,惠爱及齐民。
又出夷门去,还临赣水滨。
不须轻百里,自古应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