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下丛丛菊老时,清香飞上向南枝。
化工未必无私意,试问春风知不知。
篱下丛丛菊老时,清香飞上向南枝。
化工未必无私意,试问春风知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菊花和春风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界无私赋予之美的赞叹。"篱下丛丛菊老时"一句,勾勒出的是一个已经过了盛世的菊园景象,菊花在篱笆下成群结队地生长,但依然保持着它们的清香。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植物生命力的观察,也透露出一种超越物质时光变化的哲思。
"清香飞上向南枝",这里的“向南枝”可能指的是菊花生长的方向,或许是比喻性的表达,意味着菊花的清香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而是散发到了更广阔的空间。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强调了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普惠性质。
"化工未必无私意"一句,则是对大自然造化能力的一种思考。在这里,“化工”指的是大自然的变化和创造力量,而“未必无私意”则表达了一种疑问,似乎在探讨自然界是否也拥有某种目的性或者情感性。这种思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好奇,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天地万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朦胧的理解。
最后一句“试问春风知不知”,是诗人直接向大自然发出的疑问,通过询问春风是否知道菊花清香的存在,这里春风象征着自然界中最温和、最无私的元素。诗人似乎在期待一个超越人类智慧的答案。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法则深刻而又微妙的情感与理解。
丘仲深,伍公矩,元是长安看花侣。
三百人中十数人,当时知己聊如许。
仲深南海旧文英,千仞冈头丹凤鸣。
五经腹笥刘原父,三峡词源苏长卿。
可与言人百无二,磨钝剸烦公矩事。
清商却对痼聋弹,利器翻从顽石试。
蹇予同醉杏园春,东抹西涂白发新。
十年谏苑阳城晚,半载滁州永叔贫。
国子先生六堂表,冠佩还家塞翁好。
青史名悭素业孤,进退无凭独吾老。
尺有所短寸有长,舍用未必精邪良。
士无贤愚无所遇,荣枯得失当相忘。
江东云,渭北树,仲深不来公矩去。
西风晚急茂林空,望断斜阳旧游处。
双亲久谢世,岁月倏已徂。
音容宛犹在,曷以侍槃盂。
昼思俨在堂,暮思恒倚闾。
思之不能置,泪下沾衣裾。
陵中有蓼莪,堂下有风木。
草木尚有因,独无父母属。
哀哀慈母劳,戚戚严父鞠。
此心何时已,终身讵为足。
如此江山,尽容我,舵楼吹笛。
有谁更,击冰夷鼓,鼓湘灵瑟。
樯橹灰飞风郑箨,英雄事去沙沈戟。
问月明,何处是扬州,寒潮拍。
桑海换,蛟宫泣,城市远,鼍更涩。
荡鳞波,万顷送迎残客。
香雾云鬟归梦冷,金支翠羽诸天寂。
望故国,只在去鸿边,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