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梅》
《早梅》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篱下丛丛菊老时,清香飞上向南枝。

化工未必无私意,试问春风知不知。

(0)
翻译
篱笆下的菊花已经盛开老去,它们的香气飘向南方的枝头。
大自然的巧妙或许并非出于私心,试着问问春风它知不知道。
注释
篱下:指篱笆旁边。
丛丛:形容菊花茂盛的样子。
菊老:菊花盛开的老态。
清香:清淡的香气。
飞上:飘向。
向南枝:朝着南方的树枝。
化工:自然的力量或大自然的巧妙。
未必:不一定。
无私意:没有私心。
试问:询问。
春风:春天的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菊花和春风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界无私赋予之美的赞叹。"篱下丛丛菊老时"一句,勾勒出的是一个已经过了盛世的菊园景象,菊花在篱笆下成群结队地生长,但依然保持着它们的清香。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植物生命力的观察,也透露出一种超越物质时光变化的哲思。

"清香飞上向南枝",这里的“向南枝”可能指的是菊花生长的方向,或许是比喻性的表达,意味着菊花的清香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而是散发到了更广阔的空间。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强调了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普惠性质。

"化工未必无私意"一句,则是对大自然造化能力的一种思考。在这里,“化工”指的是大自然的变化和创造力量,而“未必无私意”则表达了一种疑问,似乎在探讨自然界是否也拥有某种目的性或者情感性。这种思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好奇,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天地万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朦胧的理解。

最后一句“试问春风知不知”,是诗人直接向大自然发出的疑问,通过询问春风是否知道菊花清香的存在,这里春风象征着自然界中最温和、最无私的元素。诗人似乎在期待一个超越人类智慧的答案。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法则深刻而又微妙的情感与理解。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和丘伍二同年赓唱诗

丘仲深,伍公矩,元是长安看花侣。

三百人中十数人,当时知己聊如许。

仲深南海旧文英,千仞冈头丹凤鸣。

五经腹笥刘原父,三峡词源苏长卿。

可与言人百无二,磨钝剸烦公矩事。

清商却对痼聋弹,利器翻从顽石试。

蹇予同醉杏园春,东抹西涂白发新。

十年谏苑阳城晚,半载滁州永叔贫。

国子先生六堂表,冠佩还家塞翁好。

青史名悭素业孤,进退无凭独吾老。

尺有所短寸有长,舍用未必精邪良。

士无贤愚无所遇,荣枯得失当相忘。

江东云,渭北树,仲深不来公矩去。

西风晚急茂林空,望断斜阳旧游处。

(0)

题四景四首·其二

水心亭子四山青,亭下荷花照眼明。

我欲唤船杨柳岸,隔溪终日不闻声。

(0)

六安枕铭

枕有规矩,恭一其德。承元宁躬,终始不忒。

(0)

渔浦春潮

江涨夜来高几寻,轻涛拍岸失蹄涔。

迟明帆发星滩远,尽日舟横雨渡深。

杜若风回赪鲤上,桃花浪起白鸥沈。

越人艇子来何处,欸乃时闻空外音。

(0)

孝思堂

双亲久谢世,岁月倏已徂。

音容宛犹在,曷以侍槃盂。

昼思俨在堂,暮思恒倚闾。

思之不能置,泪下沾衣裾。

陵中有蓼莪,堂下有风木。

草木尚有因,独无父母属。

哀哀慈母劳,戚戚严父鞠。

此心何时已,终身讵为足。

(0)

满江红三首·其二

如此江山,尽容我,舵楼吹笛。

有谁更,击冰夷鼓,鼓湘灵瑟。

樯橹灰飞风郑箨,英雄事去沙沈戟。

问月明,何处是扬州,寒潮拍。

桑海换,蛟宫泣,城市远,鼍更涩。

荡鳞波,万顷送迎残客。

香雾云鬟归梦冷,金支翠羽诸天寂。

望故国,只在去鸿边,无消息。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