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韶光满九旬,浮生又了一年春。
莫言虚度浑无补,学得先生句法新。
今日韶光满九旬,浮生又了一年春。
莫言虚度浑无补,学得先生句法新。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三用韵奉酬(其四)》。诗中的意境和语言运用都颇具古典诗词之美。
"今日韶光满九旬,浮生又了一年春。"
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流转的感慨。"韶光"指阳光,"满九旬"则意味着一年的圆满。"浮生"形容生命如同漂泊不定的落叶,"又了一年春"则表达了岁月更迭,春天重临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伤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莫言虚度浑无补,学得先生句法新。"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文学自信和学习态度。"莫言虚度浑无补"意味着空谈无益,不如实实在世上的努力;而"学得先生句法新"则表明诗人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了老师的诗歌技巧,并有所创新。在这里,诗人的自信和对文学传承的尊重同时体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其对于文学创作的严谨态度和不断追求的精神。
鹿溪溪头结茅屋,溪水过门清可掬。
黛浓玉削溪上山,掩映溪花与溪竹。
住溪主人元不凡,醒心却爱溪潺湲。
草坐每分溪畔石,书声时出溪云间。
一从鹏翮同风举,天北天南几寒暑。
清风明月故须吾,墨绶铜章乌用汝。
何如临溪濯缨尘,沙鸥盟事堪重陈。
尊酒斜阳閒放棹,断矶春水晴垂纶。
浅深况免波涛恶,十年旧梦今方觉。
诗筒茶鼎老生涯,藜杖芒鞋醉行乐。
吁嗟此乐人少知,名场利路分多岐。
柴桑千载卓哉见,北山当日胡为移。
芙蓉水通松菊径,秋江景亦鹿溪胜。
便须拂袖归去来,与君重续山阴兴。
有客秣骢马,豸冠被朱服。
驾言将何之,先声动华麓。
曾飞玉堂翰,更累青琐牍。
历亲郡县政,民瘼尽耳目。
所遭异坦阻,平生耿介独。
行行届高秋,风霜共洁肃。
狐狸安足问,豺狼敢当陆。
按辔渭水滨,雨馀桑麻绿。
我为西人喜,重受清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