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曹据按尘似海,高阁退食心如冰。
夜将官本校家本,万山围里短檠灯。
能文未得傲能吏,好官不应博丁字。
何时著脚最高层,目送归鸿挥绿绮。
决曹据按尘似海,高阁退食心如冰。
夜将官本校家本,万山围里短檠灯。
能文未得傲能吏,好官不应博丁字。
何时著脚最高层,目送归鸿挥绿绮。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晚上独自校对文书的情景。"决曹据按尘似海",形容文件堆积如同大海,显示了工作的繁重和压力。"高阁退食心如冰"则表达了作者即使面对繁忙工作也能保持冷静和专注。
"夜将官本校家本",说明作者在晚上将官方文件与家庭藏书进行比对,这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认真态度,也反映出当时文人重视学术研究的风气。"万山围里短檠灯"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夜景,点亮的是小小的油灯,而外面是连绵不断的山峦。
"能文未得傲能吏"表达了作者对能力和地位不骄傲的态度,尽管自己有写作才能,却没有因此而自满。相反,在官场中保持谦逊,这是古代士人理应具备的美德。"好官不应博丁字"则进一步强调了做一个好官应该注重品行,不应追求虚名。
最后,"何时著脚最高层,目送归鸿挥绿绮"描写的是作者希望能有朝一日站到最高处去观望,目送着远行的鸿鹄,挥动手中的绿色丝绸。这不仅是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羁绊的一种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校书情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严谨治学、不骄不躁的品格,以及对精神自由和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抆泪别妻子,登山望归舟。
舟远望不及,岩溜鸣咿嚘。
足茧坐绝顶,晚色忽已稠。
凄其杜宇声,问我胡为留。
抚襟独浩叹,泪下不可收。
三年足别离,此泪良有由。
区区驹隙中,为形役不休。
为形役尚可,为人役何求。
渊明独何人,我乃如拘囚。
亲老方倚门,甘旨谁供羞。
子幼未知学,择师谁与谋。
鬼蜮闪光怪,虎豹嘷昏幽。
世路委丛棘,吾道若缀旒。
岂无知我者,应谓我心忧。
待诏何年别玉堂,笔端浑欲继钟王。
官资未出风尘外,踪迹曾亲日月光。
扶老只今非远道,荐能从此有封章。
庐陵若要高文写,争得滁州在故乡。
清非太常而有三百六十斋,贫似庾郎而无二十七种菜。
日食万钱竟虚语,不糁藜羹时可再。
一杯潋滟翻绿波,作客不妨穷鼎鼐。
大儿咀嚼等太牢,小儿饮啜甘沆瀣。
青青染肠形于色,阿骛浑无食鱼态。
闻君亦有釜轑声,大本须烦一车载。
何苦厉声责妻孥,乘兴可能来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