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菜徐安叟》
《送菜徐安叟》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清非太常而有三百六十斋,贫似庾郎而无二十七种菜。

日食万钱竟虚语,不糁藜羹时可再。

一杯潋滟翻绿波,作客不妨穷鼎鼐。

大儿咀嚼等太牢,小儿饮啜甘沆瀣。

青青染肠形于色,阿骛浑无食鱼态。

闻君亦有釜轑声,大本须烦一车载。

何苦厉声责妻孥,乘兴可能来访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àiānsǒu
sòng / xīn

qīngfēitàichángéryǒusānbǎiliùshízhāifēngēnglángérèrshízhǒngcài

shíwànjìngshēngēngshízài

bēiliànyànfān绿zuòfángqióngdǐngnài

érzuǐjiáoděngtàiláoxiǎoéryǐnchuògānhàngxiè

qīngqīngrǎnchángxíngāhúnshítài

wénjūnyǒulǎoshēngběnfánchēzǎi

shēngchéngxīngnénglái访fǎngdà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徐安叟的生活状态的同情和赞美。开篇即以“清非太常而有三百六十斋,贫似庾郎而无二十七种菜”写出了徐安叟虽然清贫,但比不上传说中太常公和庾信(庾郎)那样的贫穷生活。诗人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对朋友坚持本真生活的钦佩。

接着,“日食万钱竟虚语,不糁藜羹时可再”表明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然态度,以及面对困难时的豁达心态。而“一杯潋滟翻绿波,作客不妨穷鼎鼐”则描绘了一种超脱物质、乐观其生的生活哲学。

在诗的后半部分,“大儿咀嚼等太牢,小儿饮啜甘沆瀣”写出了徐安叟家中的温馨场景,孩子们虽然生活简朴,但吃食也各有所好,表现出一種天真烂漫的家庭氛围。紧接着,“青青染肠形于色,阿骛浑无食鱼态”则描绘了徐安叟在家中的悠闲自得,不为物欲所困。

最后,“闻君亦有釜轑声,大本须烦一车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学问渊博的赞赏。而“何苦厉声责妻孥,乘兴可能来访戴”则是在劝勉朋友,在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必过于严苛地要求家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机会去拜访徐安叟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鉴赏力,更通过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闻韩无咎下世

书剑飘然去国时,南兰陵郡日题诗。

吴波涨绿迎桃叶,穰烛堆红按柘枝。

故友去为山下土,衰翁何恨鬓边丝。

凭高老泪无挥处,神武衣冠挂已迟。

(0)

春晚杂兴六首·其三

池面萍初紫,墙头杏已青。

携儿撑小艇,留客坐孤亭。

相法无侯骨,生年直酒星。

正须遗万事,莫遣片时醒。

(0)

雨雪久无来客亦不能出作长句排闷

造物无情岂我私,从来不使堕危机。

青云路近常排去,白浪堆高亦脱归。

残稿尚存空自许,故人略尽欲谁依。

新春雪暗山村路,且复焚香独掩扉。

(0)

还家二首·其一

富贵元须早致身,白头岂复市朝人。

数声鹎鵊呼残梦,一架酴醾送晚春。

叠嶂出云明客眼,澄江涨雨濯京尘。

逢人枉道哦诗瘦,下语今年尚未亲。

(0)

村居初夏五首·其三

煮酒开时日正长,山家随分答年光。

梅青巧配吴盐白,笋美偏宜蜀豉香。

风暖紧催蚕上簇,雨馀闲看稻移秧。

老夫见事真成晚,浪走人间两鬓霜。

(0)

初秋

雨气排残暑,风声送早秋。

拂窗闻叶落,绕井看萤流。

卧起须人助,炊舂尚自谋。

萧条岁将晚,百虑入搔头。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