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环碧玉千寻直,中起真香一篆清。
宴坐主人俄出定,岁寒枝上得秋声。
外环碧玉千寻直,中起真香一篆清。
宴坐主人俄出定,岁寒枝上得秋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翠筠庵”的小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外环境的清雅与静谧。
首句“外环碧玉千寻直”,以“碧玉”比喻庵外环绕的竹林,形象地描绘了竹子高耸入云、挺拔直立的姿态,仿佛千寻之长,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清新之感。
次句“中起真香一篆清”,转而描写庵内的情景,用“真香”形容庵中所散发的香气,既纯净又高雅,如同篆刻一般清晰,暗示庵内环境的幽静与禅意。
第三句“宴坐主人俄出定”,描述庵中主人在宴坐(即禅坐)后突然醒悟的状态,这里的“宴坐”不仅指坐禅,也暗含了主人在宁静中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智慧之意,“俄出定”则体现了瞬间的觉醒与超脱。
最后一句“岁寒枝上得秋声”,借用“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子,在寒冷的季节依然坚韧不拔,以此象征庵中主人或僧侣在逆境中保持的坚定与智慧。同时,“秋声”不仅指自然界的声音,也寓意着在经历了春夏之后,秋天的收获与沉思,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翠筠庵内外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庵中主人精神状态的刻画,展现了禅宗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洞察自然与人生的深邃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