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
灵武朝天辽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
初因怏怏薙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塔。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见淮西阵云合。
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
灵武朝天辽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
初因怏怏薙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塔。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见淮西阵云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的生活状态和他对佛法修行的执着。开头两句“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通过老僧穿着破旧的袈裟和岁数,勾勒出一位长期以来致力于禅修生活的高僧形象。接着,“灵武朝天辽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则展示了这位老僧一生中广泛的游历经历,他不仅去过西安的灵武寺,而且远至辽海地区,足迹遍布宇宙各个角落。
“初因怏怏薙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塔”表明老僧最初因为某种原因剃度出家,随后便环绕着嵩山上的寂师塔修行。这个细节透露出他对佛法的专注和不离不弃。
最后两句“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见淮西阵云合”则预示了老僧对未来的一种洞察力,尽管他尚未返回淮西,但已经感知到那里将会出现某种战事的征兆。这不仅展现了老僧超凡脱俗的智慧,也暗示了他对于世间纷争有着深刻的理解。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生旅途的描写,表达了老僧对佛法的执着和他超然于世俗之上的精神状态。同时,诗歌也流露出一种淡定从容、洞察先机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