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尘漠漠草荒荒,兵过村空菊自黄。
死尽亲知身偶在,干戈丛里见重阳。
战尘漠漠草荒荒,兵过村空菊自黄。
死尽亲知身偶在,干戈丛里见重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后荒凉的景象。"战尘漠漠草荒荒",以“战尘”开篇,直接展现了战乱后的萧瑟气氛,草地因无人照料而变得荒芜。
"兵过村空菊自黄",这里写的是兵乱经过后,村庄已空寂,只有野菊依旧开放呈黄色,表达了一种自然界的淡漠与人间的悲凉对比。
"死尽亲知身偶在",诗人通过“死尽亲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死亡,而“我身”二字则突显了幸存者的孤独与无奈。
"干戈丛里见重阳",这里的“干戈”指的是兵器,丛里意味着被废弃的状态。“见重阳”则可能是指秋天气候干燥,太阳直接照射,使得时间似乎变得更加漫长。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鲜明的画面描写,表现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生灵的悲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小年底死踏槐忙。
叹蝉声,早斜阳。
今夕何年,白骨照沙场。
天上人间都是梦,石中火,镬中汤。
人如今且免秀,误才康。
驰大马,试长枪。
说与儿门,书里有膏梁。
万万古来同一月,斫不尽、广寒香。
男子才生,桑弧蓬矢,志期古同。
况平生慷慨,胸襟磊落,弛张洞晓,经艺该通。
笔扫云烟,腹储兵甲,志气天边万丈虹。
行藏事,笑不侯李广,射石夸雄。
仰天一问穷通。
叹风虎云龙时未逢。
羡傅岩版筑,终符求象,渭滨渔钓,果兆非熊。
白额未除,长鲸未脍,臂健何嫌二石弓。
天山定,任扶桑高挂,凌阁图功。
客有问余,号曰当水,逸民者谁。
是胸罗星斗,熟知天命,口分造化,妙泄天机。
百十日前,再三地说,端的秋来攀桂枝。
那时节,果鳌头高跨,鹗首横飞。
君休说是谈非。
是则是干支带得来。
也要他有个、读书种子,一丁不识,富贵何为。
报道长安,梅边春色,早趁东风掠马蹄。
重逢处,办一封好纸,觅状元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