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巢原避弋,人外托幽閒。
野旷无朝暮,天空信往还。
乘风犹逐侣,见月始归山。
藜杖忘机者,相随亦掩关。
为巢原避弋,人外托幽閒。
野旷无朝暮,天空信往还。
乘风犹逐侣,见月始归山。
藜杖忘机者,相随亦掩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林图景,通过“为巢原避弋,人外托幽閒”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己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外界的纷扰隔绝开来,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野旷无朝暮,天空信往还”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广阔与时间的流逝,仿佛在这片天地间,时间失去了意义,只有自然的循环与变化。
“乘风犹逐侣,见月始归山”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中鸟儿的生活习性,它们在风中飞翔,与同伴相伴,直到夜幕降临时才返回山林。这种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最后,“藜杖忘机者,相随亦掩关”以“藜杖”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和淡泊的心境,“忘机者”则暗示了诗人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超脱世俗的追求。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也暗含了对尘世复杂人际关系的疏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