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谁识隐君扉,寂寞茅堂落叶稀。
惯睹儿童驱犊去,不知冠盖买山归。
白鹅浴水閒牵藻,沙鸟窥鱼晚上矶。
老我不堪秋夜泛,赓酬莫讶与君违。
青山谁识隐君扉,寂寞茅堂落叶稀。
惯睹儿童驱犊去,不知冠盖买山归。
白鹅浴水閒牵藻,沙鸟窥鱼晚上矶。
老我不堪秋夜泛,赓酬莫讶与君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青山谁识隐君扉”,以青山为背景,隐喻着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接着,“寂寞茅堂落叶稀”一句,通过描绘简陋的茅屋和稀疏的落叶,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进一步凸显了隐居生活的孤独与淡泊。
“惯睹儿童驱犊去,不知冠盖买山归”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述了乡村儿童日常劳作的场景,后句则想象了官场人士忙于公务、奔波劳碌的形象,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反感。
“白鹅浴水閒牵藻,沙鸟窥鱼晚上矶”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白鹅悠闲地在水中嬉戏,沙鸟则在岸边静静观察,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老我不堪秋夜泛,赓酬莫讶与君违”表达了诗人年岁渐长,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与朋友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小雨湿残花,回风振芳草。
胜游宜及时,嘉此春物好。
萧然二三子,散策穷杳眇。
招提枕郊头,殿阁出林表。
中有王屋泉,一酌百虑澡。
踟蹰古城隅,幽径通翠筱。
嗟予阻追陪,正坐尘事绕。
衣冠方北渡,亲故幸非少。
客情终念归,回首云缥缈。
遥怜松菊荒,仰羡鹳鹤矫。
园田诚可乐,鼙鼓尚惊扰。
何当终素心,永叹忧用老。
千里同风一念间,琳宫筦库等为閒。
高怀自遂全三乐,懵学于今见一斑。
顾我望云惟陟岵,羡公戏彩日承颜。
何时恩许归终养,因得扁舟事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