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酬朱昌叔五首·其三》
《次韵酬朱昌叔五首·其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乌榜登临兴未休,共言何许更消忧。

联裾萧寺寻真觉,方驾孙陵吊仲谋。

语罢每开欢笑口,诗来仍掉苦吟头。

已知轩冕真吾累,且可追随马少游。

(0)
翻译
登上乌篷船游览兴致正浓,大家共同谈论何处才能消除忧虑。
我们一起穿着长袍去萧寺寻找真理,又驾车前往孙权墓地凭吊周瑜。
交谈过后总是笑容满面,吟诗作对时依然低头苦思。
深知官位实为累赘,暂且跟随马少游这样的隐逸之人。
注释
乌榜:乌篷船。
登临:登山游览。
何许:何处。
消忧:消除忧虑。
联裾:穿着连体长袍。
萧寺:寂静的寺庙。
真觉:真理或觉悟。
孙陵:孙权的陵墓。
仲谋:周瑜,字仲谋。
语罢:交谈完毕。
欢笑口:笑容满面。
苦吟头:低头苦思。
轩冕:官位和车服,象征权力。
吾累:我的累赘。
追随:跟随。
马少游:马少游,古代隐士。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属于中唐以后文人词风格的诗歌。从内容上看,诗人在与友人朱昌叔酬答之际,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志趣追求。

"乌榜登临兴未休,共言何许更消忧。"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与友人共同登临山水,探讨学问以解除心中的忧虑。乌榜可能指的是某处的标志性建筑或是通往山顶的小路,表明他们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联裾萧寺寻真觉,方驾孙陵吊仲谋。"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真理和缅怀古人的情感。萧寺可能是某个著名的佛教寺庙,寻找真理;而方驾孙陵、吊仲谋,则是在历史人物中汲取智慧。

"语罢每开欢笑口,诗来仍掉苦吟头。" 这两句表现了友人间的情谊交流和文学创作的乐趣。他们在谈话之后总是面带微笑,而当诗歌到来时,又会陷入深思熟虑的状态。

"已知轩冕真吾累,且可追随马少游。" 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未来可能的政治生涯和个人志向的期待。轩冕指的是高官厚禄,但诗人表达了对此种生活已有所了解,并不排斥跟随古代名士马少游那样的人物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于学问、真理和个人志向的共同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丹霞十二咏·其七镜沼荷花

春雨迟开白藕花,看花人早入丹霞。

磨砖作镜成双沼,习坎兼山总一家。

十丈如船归玉井,半空和月印金沙。

老僧久在山中住,待剪荷裳度岁华。

(0)

过何太占南塘

南塘春雨客来稀,一个閒僧到竹扉。

乔木不随沧海变,野鸥长傍水亭飞。

榄峰晚色青千叠,槐岸新阴绿一围。

便向居亭问祗树,隔溪遥指钓鱼矶。

(0)

墺门阻风

绝徼到来曾几日,故山回首已千重。

归从旧路常忧雨,去逐春潮却滞风。

拜浪江豚随上下,忘机鸥鸟自西东。

偶来识得居夷叟,浮海乘桴兴不穷。

(0)

韦涌诸子中秋见怀用韵赋答

过眼秋光又一年,西风吹倒半池莲。

老夫怕见青铜镜,稚子争收白玉钱。

愁似坚城攻未破,诗逢大敌战谁先。

相思未敢遥相忆,却恐晴阴各一天。

(0)

留别冯合溪

几度春风过鹿池,木棉花落怅临岐。

悠悠世路逢宗炳,往往人前说项斯。

黄犊还家添一齿,青山随地解双颐。

我将行脚君将老,白首重来未可期。

(0)

访冯昌孝居士禅室士呈所见云从溪山因缘悟入示此

千竿修竹杂槟榔,十亩閒园旧辟疆。

是处便为参佛地,隔篱还有读书堂。

身前见色原清净,舌外闻声自广长。

却笑东坡太饶舌,无山无水也何妨。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