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霞十二咏·其七镜沼荷花》
《丹霞十二咏·其七镜沼荷花》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春雨迟开白藕花,看花人早入丹霞。

磨砖作镜成双沼,习坎兼山总一家。

十丈如船归玉井,半空和月印金沙。

老僧久在山中住,待剪荷裳度岁华。

(0)
鉴赏

这首明代成鹫所作的《丹霞十二咏(其七)镜沼荷花》,描绘了一幅春雨初歇,白藕花开,看花之人步入丹霞之景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句“春雨迟开白藕花”,以“春雨”为背景,点明季节与天气,暗示着雨水的滋润使得白藕花迟缓而美丽地绽放。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生命的缓慢生长与等待之美。

“看花人早入丹霞”一句,将人物引入画面,通过“早入”二字,表现了看花人的急切与热情,同时也暗示了丹霞的神秘与吸引。丹霞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述,更象征着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磨砖作镜成双沼,习坎兼山总一家”两句,运用了比喻与象征的手法,将镜沼比作磨出的镜子,反映出诗人对镜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思考。同时,“习坎兼山总一家”则表达了宇宙万物相互联系、和谐共存的理念,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万物一体”思想。

“十丈如船归玉井,半空和月印金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镜沼荷花的壮丽景象。十丈长的荷花如同船只般漂浮于玉井之上,与半空中映照的月光、金沙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梦幻般的意境。

最后,“老僧久在山中住,待剪荷裳度岁华”两句,通过老僧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理解。老僧长久居住于山中,见证了四季更迭,通过剪取荷花作为衣裳,以度过岁月,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循环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镜沼荷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谐共生、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送来机奉母还岭南兼寄社中诸子

青青竹笋春船远,白白山云谷日舒。

我母畏寒归岭海,而师好静滞匡庐。

四依清苦为徇道,三业精勤胜读书。

珍重故园摇落后,十年杨柳梦魂馀。

(0)

栖贤怀古

谷口白云何处入,堂前深草易生悲。

读书高仰名公迹,拭泪徒销浊世疑。

烟雨屡更殊未定,溪山长峙不堪思。

相看更莫论千古,他日兴怀正此时。

(0)

九日洪少宰西岩袁都宪特丘放生小持船赋此却寄

闻道重阳白社开,德云不在妙高台。

尽教鱼跃鸢飞去,识得长天秋水来。

贝叶肯和霜叶脱,昙花应傍菊花栽。

金钱不买陶潜醉,别有醍醐露一杯。

(0)

戊子春掩关雷峰诸道俗见讯示此

四十年来弹指间,荷担大道不知顽。

无缘常恐法轮坠,多病偏怜梦幻悭。

业识未乾迷悟假,垢心忘尽圣凡閒。

于今剩有蒙头衲,敢效高僧闭死关。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九十二

寒月窥帘悄,晴云覆岫阴。

一般閒景趣,识得道人心。

视听当犹昔,溪山岂自今。

愿同泉石老,猿鹤许相寻。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九十一

对人时累足,闭目不观空。

偶起探晴岳,携筇过寺东。

古松摇涧底,怪石出云中。

多少住山事,茫茫逐异同。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