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九十二》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九十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寒月窥帘悄,晴云覆岫阴。

一般閒景趣,识得道人心。

视听当犹昔,溪山岂自今。

愿同泉石老,猿鹤许相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寒月、晴云、溪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以“闲景趣”为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道家哲学中“顺应自然”的追求。

首句“寒月窥帘悄”,以“寒月”象征清冷与孤寂,暗示诗人内心的静谧和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窥帘悄”则生动地描绘了月亮透过窗帘轻轻窥视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晴云覆岫阴”一句,通过“晴云”与“岫阴”的对比,展现了云雾缭绕、山峦隐现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晴朗的天空下,云朵轻柔地覆盖在山峰之上,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接下来,“一般閒景趣,识得道人心”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的共鸣。这里的“閒景趣”不仅指自然景色的闲适之美,更蕴含着诗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与实践,即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体验宇宙的和谐与生命的真谛。

“视听当犹昔,溪山岂自今”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但自然永恒的主题。诗人认为,尽管外界环境随着时间变迁,但自然之美和人类对美的感知并未改变,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精神世界的永恒联系。

最后,“愿同泉石老,猿鹤许相寻”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共存,与山泉、岩石、猿猴、仙鹤为伴的愿望。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简朴生活和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道家哲学的独到理解,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金陵吊古八首·其一

汉季平分三国,孙吴元占东方。

堪笑当时王浚,与人闲管兴亡。

(0)

白下春游曲七首·其一

城市总居图画里,江山镇绕帝王宫。

秦人漫自夸韦曲,越客何须说剡中。

(0)

秋兴

天际浮云入思深,物情生态看销沉。

南朝台榭多于昔,东晋风流不似今。

背岭夕阳明远烧,隔江霜叶下高林。

西风兰芷还堪把,拟向孤琴结短吟。

(0)

云中乐

塞门杨柳未经霜,锦帕貂裘马上妆。

带得相思出关去,银钗岭上断人肠。

(0)

邻农以麦饭菜羹见饷

来縳作饭菜为羹,惭愧山农饷我情。

一饱年来非易得,五湖无地可躬耕。

(0)

席上赠故曹太史家歌姬

东山昔伴谢公游,一曲能倾十二楼。

今夜佛灯禅榻畔,路傍相逐按梁州。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