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栏干与雁平,往来疑有旧英灵。
潮生海口微茫白,麦秀淮南迤逦青。
远贾泊舟趋地利,老僧指瓮说州形。
残风忽送吹营角,声引边愁不可听。
落日栏干与雁平,往来疑有旧英灵。
潮生海口微茫白,麦秀淮南迤逦青。
远贾泊舟趋地利,老僧指瓮说州形。
残风忽送吹营角,声引边愁不可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多景楼晚望》,描绘了落日时分登楼所见的景象以及引发的思绪。首句“落日栏干与雁平”,写夕阳低垂,仿佛与天边的大雁齐平,展现出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次句“往来疑有旧英灵”,暗示诗人感到历史的痕迹和英灵的存在,流露出一种怀古之情。
第三句“潮生海口微茫白”,描绘海潮涌动,远方海口的白色浪花在暮色中显得模糊不清,增添了空间的深远感。第四句“麦秀淮南迤逦青”,则转向眼前景色,淮南麦田一片青翠,呈现出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
第五句“远贾泊舟趋地利”,通过描绘远处商船停泊,商人追求利益的情景,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活动的活跃。第六句“老僧指瓮说州形”,则引入了一位老僧,他指着酒瓮向诗人解说州郡的地理形势,增添了人文气息。
最后两句“残风忽送吹营角,声引边愁不可听”,以风中传来的军营号角声收尾,这声音勾起了诗人的边疆忧虑,使得整个画面笼罩上一层淡淡的忧郁和思乡之情。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历史、现实的深沉思考。
崩岸怯随波,惊涛日就涌。
所居远其安,千年劳奔汹。
绿草亦何辜,漂流频接踵。
沓浪竞突吞,难恃春风宠。
披靡蹙洄舠,短樯慄以悚。
寸进从弱丝,迟迟相立拱。
递来不一形,化变于焉总。
中有至理存,鬼神不敢奉。
博厚深地力,于兹觇厥勇。
变乃得其常,不泄先不壅。
聚散漠无端,通气为任重。
微分广大情,位此当倥偬。
是亦坎坤门,示我于静动。
抱玉自南来,弭节旋捐玦。
扰扰竟何成,理弱媒终拙。
喔咿不可为,突梯性所劣。
迟暮固堪忧,竞进仍非屑。
徒兴岐路悲,急还穷途辙。
执戟亦以疲,不如独关闭。
哀哉楚山愚,涕尽继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