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岸怯随波,惊涛日就涌。
所居远其安,千年劳奔汹。
绿草亦何辜,漂流频接踵。
沓浪竞突吞,难恃春风宠。
披靡蹙洄舠,短樯慄以悚。
寸进从弱丝,迟迟相立拱。
递来不一形,化变于焉总。
中有至理存,鬼神不敢奉。
博厚深地力,于兹觇厥勇。
变乃得其常,不泄先不壅。
聚散漠无端,通气为任重。
微分广大情,位此当倥偬。
是亦坎坤门,示我于静动。
崩岸怯随波,惊涛日就涌。
所居远其安,千年劳奔汹。
绿草亦何辜,漂流频接踵。
沓浪竞突吞,难恃春风宠。
披靡蹙洄舠,短樯慄以悚。
寸进从弱丝,迟迟相立拱。
递来不一形,化变于焉总。
中有至理存,鬼神不敢奉。
博厚深地力,于兹觇厥勇。
变乃得其常,不泄先不壅。
聚散漠无端,通气为任重。
微分广大情,位此当倥偬。
是亦坎坤门,示我于静动。
这首诗《崩岸》由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通过描绘崩岸景象,展现了自然之力与生命之脆弱的深刻对比。
首句“崩岸怯随波”,以“怯”字生动描绘了崩岸在波涛中的惶恐与无力感,仿佛在畏惧着即将到来的巨浪。接下来,“惊涛日就涌”进一步渲染了海浪的汹涌澎湃,暗示着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
“所居远其安,千年劳奔汹”两句,诗人将崩岸的不安定状态与时间的长河相对比,强调了自然变化的永恒与人类生存环境的脆弱。接着,“绿草亦何辜,漂流频接踵”则以绿草的无辜遭遇,象征着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沓浪竞突吞,难恃春风宠”形象地描绘了海浪的猛烈冲击,即使春风也无法安抚它们的狂暴。这一对比,凸显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性。
“披靡蹙洄舠,短樯慄以悚”通过描写小船在巨浪中的挣扎与恐惧,进一步强化了自然力量对生命的影响。而“寸进从弱丝,迟迟相立拱”则以缓慢而艰难的前进,象征着生命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求生意志。
“递来不一形,化变于焉总”表达了自然现象的多变与复杂,以及其中蕴含的不变法则。最后,“中有至理存,鬼神不敢奉”揭示了自然法则的神圣与不可侵犯,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崩岸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