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玉自南来,弭节旋捐玦。
扰扰竟何成,理弱媒终拙。
喔咿不可为,突梯性所劣。
迟暮固堪忧,竞进仍非屑。
徒兴岐路悲,急还穷途辙。
执戟亦以疲,不如独关闭。
哀哉楚山愚,涕尽继之血。
抱玉自南来,弭节旋捐玦。
扰扰竟何成,理弱媒终拙。
喔咿不可为,突梯性所劣。
迟暮固堪忧,竞进仍非屑。
徒兴岐路悲,急还穷途辙。
执戟亦以疲,不如独关闭。
哀哉楚山愚,涕尽继之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的作品,名为《庚午冬虏儆烽传溯流金陵约同假曹方姚陈诸子北上俱以散馆尚遥深居念独行不可于辛未春遵洄而南而家扁舟不能自聊作纪怀诗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抱玉”二字,象征着诗人怀抱才华,却在官场中遭遇挫折,最终选择退隐。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抱玉自南来”,描绘了诗人携带着才华从南方而来的情景,暗含着对才华未能得到施展的感慨。接着,“弭节旋捐玦”一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放弃官场,不再追求功名利禄的决心。“扰扰竟何成,理弱媒终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复杂人际关系的无奈与不满。
“喔咿不可为,突梯性所劣”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性格上的局限,无法适应官场的复杂环境。“迟暮固堪忧,竞进仍非屑”则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忧虑以及对官场竞争的不屑。
“徒兴岐路悲,急还穷途辙”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在官场中迷失方向,最终选择回归自我。“执戟亦以疲,不如独关闭”表达了对官场斗争的疲惫,以及对独处静思的渴望。“哀哉楚山愚,涕尽继之血”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痛苦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