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为情沈饮,翻成病染身。
今朝高枕处,应羡独醒人。
本为情沈饮,翻成病染身。
今朝高枕处,应羡独醒人。
这首诗名为《晦之病酒因书以戒之》,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因沉溺于情感而饮酒,不料却因此染上疾病的情景。通过“本为情沈饮”一句,诗人巧妙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初衷与结果之间的反差,情感的投入最终导致了身体的伤害。
“翻成病染身”一句,形象地表达了饮酒带来的不良后果,将情感的沉沦转化为身体的病痛。这种转变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损害,也暗示了情感追求可能带来的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损失。
接下来,“今朝高枕处,应羡独醒人。”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病痛中醒来,主人公或许会羡慕那些能够保持清醒、不受情感与酒精困扰的人。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自我反省和控制欲望的呼吁。通过对比病态与常态的生活状态,诗人传递了一种警示信息:过度的情感投入和放纵可能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而保持理智与节制则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揭示了情感与健康的辩证关系,以及适度与过度之间微妙的界限。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体行为的反思,也是对普遍人性弱点的探讨,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现实意义。
吴江田有粳,粳香舂作雪。
吴江下有鲈,鲈肥脍堪切。
炊粳调橙齑,饱食不为餮。
月从洞庭来,光映寒湖凸。
长桥坐虹背,衣湿霜未结。
四顾无纤云,鱼跳明镜裂。
谁能与子同,去若秋鹰掣。
方与旧将饮,谈兵灯烛前。
闻有故交至,心喜辄轮边。
跨马踏明月,往见竞留连。
且共语出处,子怀予久然。
男儿太平时,功业未可先。
故当守诗书,道义跻古贤。
苟复不得用,卷以放林泉。
吾蕴诚若此,奈何贫所缠。
仕宦偶同郡,文字可以传。
行行志兹语,聊用乐永年。
斋中独何物,持之想见君。
惟兹玉麈尾,信美而有文。
夫子善谈道,亹亹词如云。
在握昔同色,倾坐今离群。
况托怀袖好,曾亲蕙兰薰。
尝许助闲放,于焉探典坟。
既乃阻清燕,复屈驱虻蚊。
自殊白团扇,未畏秋叶纷。
日日城头雨,还愁湖上波。
窗中人自听,门外潦应多。
不畏车生耳,还愁麦化蛾。
吾庐无所有,频看壁间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