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镇日踏春还,残腊将更却等闲。
三百六旬同逝水,四平涂里说家山。
缁尘已自沾京雒,羌笛何须怨玉关。
为报南来新雁到,故乡消息在云间。
芒鞋镇日踏春还,残腊将更却等闲。
三百六旬同逝水,四平涂里说家山。
缁尘已自沾京雒,羌笛何须怨玉关。
为报南来新雁到,故乡消息在云间。
这首诗是清代曾国藩所作的《岁暮杂感十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岁末时节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首句“芒鞋镇日踏春还”描绘了诗人穿着草鞋整日奔波,仿佛春天的脚步已经不远,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次句“残腊将更却等闲”暗示着旧年的结束即将来临,诗人对此显得颇为淡然。
“三百六旬同逝水”比喻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一年三百六十天转瞬即逝。接下来,“四平涂里说家山”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深深眷恋,即使身在异地,心中仍念念不忘家乡的景色。
“缁尘已自沾京雒”中的“缁尘”象征旅途的劳顿和尘世的纷扰,诗人感叹自己在京都洛阳这样的繁华之地也难免沾染尘埃。然而,“羌笛何须怨玉关”借用边塞诗中的意象,表示自己并不因远离家乡而感到哀怨,暗示内心的坚韧和豁达。
最后两句“为报南来新雁到,故乡消息在云间”以大雁南飞寓言思乡之情,期待着远方的新雁能带来故乡的消息,那来自云端的信息仿佛让思乡之情更加遥远而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岁末的旅人情怀,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张侯久发空门心,肘后掷去累累金。
自是人间不得意,却来方外寻知音。
常住楞伽山一坞,不远城郭犹尘土。
望见尧峰霄汉间,紫芝黄鹤谁为伍。
同蜡登山屐两双,重开绝壁云中窗。
宰官不现当年相,居士从知旧姓庞。
负米捐金良不惜,剪拂孤松挂孤锡。
巑岏凿构无数椽,丹青薜荔空山寂。
孔雀函前照慧灯,宝云泉水清如冰。
出世住世俱称佛,无发有发同为僧。
支郎室里天花积,虚席淹留谢安石。
远公开社白莲上,醍醐独设陶元亮。
张侯知识非常人,建得功名谁是真。
不如精进山中业,或能一悟超千春。
《辱张侯以长句送归清晖轩小隐勉尔奉酬颇深劝驾》【明·僧真弘】张侯久发空门心,肘后掷去累累金。自是人间不得意,却来方外寻知音。常住楞伽山一坞,不远城郭犹尘土。望见尧峰霄汉间,紫芝黄鹤谁为伍。同蜡登山屐两双,重开绝壁云中窗。宰官不现当年相,居士从知旧姓庞。负米捐金良不惜,剪拂孤松挂孤锡。巑岏凿构无数椽,丹青薜荔空山寂。孔雀函前照慧灯,宝云泉水清如冰。出世住世俱称佛,无发有发同为僧。支郎室里天花积,虚席淹留谢安石。远公开社白莲上,醍醐独设陶元亮。张侯知识非常人,建得功名谁是真。不如精进山中业,或能一悟超千春。
https://shici.929r.com/shici/NH6pN9BRY.html
飏鞭丝、几阵西风,人烟小市吹暝。
古驿延秋,虚堂款客,暂得羁魂定。翠云深,玉沙净。
恰好灊庐秀眉映。幽兴。负松乔旧约,携琴萝径。
素襟漫整。任缁尘、黯澹残痕凝。
向银笺,拂处寒香袖裛,岁晚心期订。
倚清吟,背窗影。缥晕灯摇半花冷。还省。
一声新雁、江南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