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四夜泊繁昌旧县镇》
《十四夜泊繁昌旧县镇》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月自无而满,风惟西与南。

秋光时可掬,天意日难探。

绿岸同舟懒,青山对客憨。

羁人甘寂寂,或恐使星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四夜泊于繁昌旧县镇的所见所感,以月、风、秋光、青山等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宇宙奥秘的探寻。

首联“月自无而满,风惟西与南”以月亮的盈亏变化和风向的特定指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月亮由缺至满,仿佛是自然界的循环往复,而风向的固定则给人以稳定感,但又暗示着某种不可预知的力量在运作。

颔联“秋光时可掬,天意日难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索与未知的主题。秋光虽美,却只能偶尔捕捉,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易得;而天意深不可测,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敬畏与不解。

颈联“绿岸同舟懒,青山对客憨”转而描写诗人与自然的互动。绿岸与青山仿佛是诗人的伴侣,但“懒”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疲惫与疏离,“憨”字则赋予了青山以拟人化的亲切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试图在自然中寻找慰藉的努力。

尾联“羁人甘寂寂,或恐使星惭”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身份——羁旅之人,并表达了他愿意承受孤独与寂寞的心境。同时,诗人也担心自己的孤独与寂寞会使得星辰感到羞愧,这一细节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谦逊态度,也流露出他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宇宙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在孤独旅程中的自我接纳与超越。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次子由韵三首·其三

华光劝讲想天临,白发儒先遇主心。

仍寄史臣挥直笔,圣谟文思与几深。

(0)

赴官京东同舍诸公观音院见饯有赠并简不至者

今日承人乏,东州假传车。

劳生复去国,垂老欲捐书。

斗酒相为乐,诸家食有鱼。

华灯续光景,鸣笛问吹嘘。

即事已陈迹,怀人方跂予。

要官多谒禁,数子莫情疏。

啼鸟春犹浅,高花日胜初。

朝回应见念,会语殿中庐。

(0)

五月

五月黄梅熟,江边昼雨初。

锈痕侵匣剑,润气蠹囊书。

乱恐翻银汉,喧愁泄尾闾。

时时双水鸟,往往上吾庐。

(0)

傅尧俞草堂歌

汉朝名臣有傅伯,谏诤由来犯颜色。

兰台下笔不自休,义阳封侯勇无敌。

石渠昨者承明直,虎符今为二千石。

邀我请赋草堂诗,草堂欲归那可得。

太行之上无高山,济水之外无清源。

闻君筑居山水际,清高正为君家言。

上有无心之云出幽谷,下有劲节之竹森寒玉。

四邻空地犹几许,容我东西一茅屋。

(0)

丙申闰月领扬州与京师诸公别戊戌十一月受诏还阁首尾仅三年尔然原叔伯庸隐甫子奇公南清卿之翰昌言八人者皆已徂谢感之怆然作七言寄滑州正臣密学给事

冠盖如云笑别时,亦知陈迹易伤悲。

归来未似钟山醉,零落多于邺下诗。

人事可怜驹过隙,秋风几许鬓成丝。

何须更听山阳笛,欲近西州涕自垂。

(0)

送张译归

雪霜载涂春欲晞,江流水驻君北归。

南方遐夐久共住,可怜不及双凫飞。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