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其二》
《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世间投老断攀缘,忽忆东游已十年。

但有当时京口月,与公随我故依然。

(0)
翻译
人到晚年不再留恋尘世,忽然想起东去游玩已经十年。
只有当年在京口的明月,还伴随我,一如既往地存在。
注释
世间:人间。
投老:到了老年。
断:不再。
攀缘:留恋或追求。
忽忆:忽然想起。
东游:向东去旅行。
已:已经。
十年:十年时间。
但有:只有。
京口: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
月:月亮。
公:指朋友。
故:旧的,原来的。
依然:依旧。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收录于其《林下词》中。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

“世间投老断攀缘”,这句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开始放下世俗的牵绊与纷争,将心态调整到一种超脱物外的状态。这里的“断攀缘”指的是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情感和欲望的割舍。

“忽忆东游已十年”,诗人突然回想起十年前的一次东游,这个记忆如同一道裂痕,穿透了时间的长河,让他重新体会到那段往事的珍贵与美好。这里的“东游”很可能是指一次重要的旅行或经历,而这个时间节点则让人感受到时光流转带来的无常和离合。

“但有当时京口月,与公随我故依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友情的不变。这里的“京口月”特指某一个月夜,那个时候他与朋友一起赏月,共同享受那份宁静与美丽。而“随我故依然”则强调了无论时间如何流逝,那份友谊和记忆仍旧如昔日一般,未曾改变。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望,以及对朋友情谊的颂扬,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珍视人间真挚情感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金丹诗诀·其六十七

尾闾白气贯丹田,一颗真珠软似绵。

满地冷光生玉笋,两池秋水漾红莲。

(0)

讽死心禅师

莫怪狂僧骂死心,死心结夏破丛林。

丛林明眼如相委,此话须教播古今。

(0)

客说嵩顶松实甚佳

飘飖山中女,绿毛以为衣。

但食青松子,不死亦不饥。

昼想此仙人,夜或梦见之。

客云嵩高顶,长松乱纷披。

拔地起霜干,盘空缺虬枝。

惜无长臂人,挽此须与鬐。

但闻云间子,时被天风吹。

愧我一食身,何由揖仙姿。

欲学餐松法,人间了无师。

(0)

寄刘彦冲兼寄胡原仲刘致中

故人别去两经冬,今岁书来第几封。

正以空疏少制作,不因穷约废过从。

养生漫说终难效,学道无心亦未逢。

若问真归是何处,五更常听寺楼钟。

(0)

赠范信中

异时携客醉公家,蜡烬堆盘酒过花。

万里溪山隔春事,十年风景困胡沙。

郑庄好客浑如昨,何逊能诗老更佳。

但得尊前添一笑,莫言漂泊在天涯。

(0)

又代赠

略无归梦绕湖湘,漫逐微阴出建章。

月里寒珠一生露,镜中衰鬓十年霜。

逢人莫唱相思调,阅世终无却老方。

想得扁舟北还路,断云衰草更斜阳。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