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敬赞月林观禅师·其三》
《敬赞月林观禅师·其三》全文
宋 / 陈贵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与师曾结宿生因,一笑吴门二十春。

再见已忘标月指,无言可赞法王身。

(0)
注释
与师:与老师。
曾结宿:曾经有过深厚的交往。
生因:缘分。
一笑:欢笑。
吴门:苏州的别称,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二十春:二十年的时光。
再见:再次相见。
已忘:已经忘记。
标月指:指点明月的动作,比喻智慧或指引。
无言:无法用言语表达。
可赞:可以赞美。
法王身:佛法中的至高境界,此处指老师的修为。
翻译
我与老师曾有深厚的交往,那时我在吴门度过二十个春天。
如今重逢,已记不清当初指点明月的情景,面对老师的法王之身,我竟无言以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贵谦所作的《敬赞月林观禅师(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禅师深厚的情感和敬仰。首句"与师曾结宿生因"回忆了与禅师过去的缘分,暗示着深厚的师徒情谊。"一笑吴门二十春"则描绘了两人共度的时光,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充满了欢笑与岁月的沉淀。

后两句"再见已忘标月指,无言可赞法王身"进一步深化了对禅师的敬仰。"标月指"通常用来比喻禅宗中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诲,诗人表示再次相见,禅师的智慧和佛法已经深深刻在自己心中,以至于言语无法表达赞美之情,只能以沉默来表达对禅师法身的敬畏和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禅师的崇敬和对佛法的领悟,具有较高的禅意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陈贵谦
朝代:宋

陈贵谦,字益文,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后知太平州。与释师观有交,曾为其撰《祭文》《塔铭》《语录序》等。事见《月林师观禅师语录》。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留山中

倚涧惜鱼逝,升丘送鸿归。

遥林暮色至,漠漠上人衣。

(0)

题河尾驿·其一

池上苍山翠作堆,池边花竹映楼台。

夜喧灯火庖人语,地覆松花使客来。

战马不嘶关柝静,哀猿无语瘴云开。

征衣尽拂红尘去,且向邮亭进酒杯。

(0)

寿阳道中遇雪

十月燕州冷不堪,朔风如剑入衣衫。

羊头雪映鸦儿峪,马首云连燕子岩。

绝涧冰消泥滑滑,断崖土落路巉巉。

昌黎奉使曾经此,驿舍题诗壁上缄。

(0)

拟古次吴彦辉编修见寄韵

昨夕芳兰英,今晨寒露莽。

凡物荣悴之,所慎在交友。

燕燕参差飞,尚自求其偶。

何况万里心,仅若风中柳。

服君无流黄,贻我有佩玖。

感叹临长河,何山近牛首。

驱驰苟可及,赢囊具我糗。

但恐川途脩,所期非所有。

(0)

天马歌

天子仁圣万国归,天马来自西海西。

元云披身玉两蹄,高踰六尺修倍之。

七度海洋身若飞,海左海右雷霆随。

天子晓御慈仁殿,天风忽来天马见。

龙首凤臆目如电,不用汉兵三十万,有德有归四海羡。

天马来,庶政平。

天子仁圣万国清,臣愿作歌万国听。

(0)

宝剑歌赠李子年

春风骀荡春花明,李生挟策游燕京。

腰间宝剑光耀日,酒酣起舞风雷生。

自言少年去学剑,刜钟切玉如飞电。

曾骂荆轲术太疏,常寻郭解雠相见。

昨夜仰看欃枪高,龙鸣鞘里风萧萧。

提携结束出门去,世间知我惟豪曹。

我闻此语长太息,欧冶巳死谁能识。

请君宝爱莫轻掷,华阴赤土还堪拭。

待得黄金筑将坛,提兵直扫鞮汗山。

功成一剑报知已,封侯生入玉门关。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