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虬成穴古危岑,曾为编氓霈旱霖。
石怪自留千载迹,泥蟠难驻九天心。
老松犹学拿云势,群籁浑惊动地吟。
潇洒禅关连胜概,追游谁不快烦襟。
潜虬成穴古危岑,曾为编氓霈旱霖。
石怪自留千载迹,泥蟠难驻九天心。
老松犹学拿云势,群籁浑惊动地吟。
潇洒禅关连胜概,追游谁不快烦襟。
这首诗名为《蜕龙洞》,作者是宋代诗人陈珏。诗中描绘了一处深藏于古危山中的奇特洞穴,仿佛潜伏的虬龙蜕变而成,象征着古老而神秘的力量。在干旱时期,它似乎曾施以甘霖,庇护过百姓,体现了洞穴的神圣与恩惠。
诗人赞美了洞穴中石头的奇异形状,历经千年仍保留着鲜明的痕迹,暗示其历史的厚重。同时,洞穴深邃如蟠龙,难以留住九天之上的仙心,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味。老松在洞口挺立,模仿云霄之姿,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景观;洞内各种声音交织,如同大地的吟唱,营造出壮丽的自然音乐。
最后,诗人将此地比作禅意的门户,胜景连绵,令人心旷神怡,漫步其中能洗涤烦恼,让人感到无比的畅快。整首诗通过描绘蜕龙洞的景象和寓意,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