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监下民,正直是与。孰任奸慝,而司世矩。
周周之族,亦衔其羽。乃如之人,不恤其侣。
天监下民,正直是与。孰任奸慝,而司世矩。
周周之族,亦衔其羽。乃如之人,不恤其侣。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区大相的《续刺谗诗》其一,通过“天监下民,正直是与”开篇,表达了对正直品德的推崇和对奸邪行为的谴责。接下来的“孰任奸慝,而司世矩”,进一步强调了正直与邪恶之间的对立,以及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接着,“周周之族,亦衔其羽”运用比喻手法,将正直比作羽毛,暗示正直者虽可能遭受误解或攻击,但其品质如同羽毛般坚韧不屈。最后,“乃如之人,不恤其侣”则指出那些不关心同伴,只顾个人利益的行为,暗含对当时社会中某些人自私自利行为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正直品德的颂扬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同时也对那些背离正道、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和坚守。
公植楝成蹊,我栽梅荫篱。
楝根苦如荼,梅子酸若醯。
酸味我不厌,苦节公恒持。
握手论物态,意趣真同归。
甬东十亩园,屋旁千尺枝。
百卉既寂寥,始放花纷披。
严风战扶疏,朔雪淩葳蕤。
后殿不自矜,中凉托谁知。
甘瓜藉地力,甜李凭露滋。
苦楝与酸梅,恶土曾何辞。
所以酽酸子,能赋楝庄诗。
诗成共抚掌,笑罢各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