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娜轻盈拂画楼,佳人金络控骅骝。
同心何处真堪结,树树青丝绿水头。
袅娜轻盈拂画楼,佳人金络控骅骝。
同心何处真堪结,树树青丝绿水头。
这首诗描绘了柳枝与骏马的和谐画面,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首句“袅娜轻盈拂画楼”,以“袅娜”形容柳枝的柔美姿态,“轻盈”则展现了其飘逸之感,而“拂画楼”则将柳枝与建筑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动人的春日图景。次句“佳人金络控骅骝”,转而描绘了一位身着华丽、驾驭骏马的佳人形象,金络头饰与骅骝(一种名贵的马匹)相映成辉,展现出人物的尊贵与豪迈。
后两句“同心何处真堪结,树树青丝绿水头”,则从自然景观转向对情感的探讨。这里“同心”一词,既可理解为两情相悦的心意相通,也可象征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诗人提出的问题“何处真堪结”,表达了对真正美好、持久关系的追求与思考。最后“树树青丝绿水头”,以“青丝”比喻茂密的树木,与“绿水”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也寓意着生命与活力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既有对眼前景物的生动描绘,也有对深层次情感与哲理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特感悟。
鲁人贱夫子,呼丘指东家。
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
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
区区吴越间,问骨不惮遐。
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虾。
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
昨者入京洛,文章彼人誇。
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
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
远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
我道亦未尔,子得无增加。
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髿。
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
往岁栽苦竹,细密如蒹葭。
庭前三小山,本为水中楂。
当前凿方池,寒泉照谽谺。
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
何当子来会,酒食相邀遮。
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
闲居各无事,数来饮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