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望月如水犀,忽有香风鼻观吹。
遍寻不得见花面,若得见花敢轻贱。
徐徐步转墙角来,草色芊芊一径开。
俨然嘉树奠南服,环佩锵锵万圭绿。
阳艳多情不敢媒,平生偶与西风熟。
皇天清则土方真,耿耿谁如受命独。
三闾愁兮洞庭波,辛荪兰芷方并蓄。
只有淮南招隐句,攀缘千古资膏馥。
希夷雅好异于是,万斛清香金一粟。
曜灵西征易侵寻,绿鬓朱颜不待人。
秋花不比春花早,开到秋花也是春。
吟花弄叶何时足,年少须臾成老宿。
一根生意贵栽培,力到自然文郁郁。
君不见岩花独步秋叶中,穿天出月莫敢相过从。
秋来望月如水犀,忽有香风鼻观吹。
遍寻不得见花面,若得见花敢轻贱。
徐徐步转墙角来,草色芊芊一径开。
俨然嘉树奠南服,环佩锵锵万圭绿。
阳艳多情不敢媒,平生偶与西风熟。
皇天清则土方真,耿耿谁如受命独。
三闾愁兮洞庭波,辛荪兰芷方并蓄。
只有淮南招隐句,攀缘千古资膏馥。
希夷雅好异于是,万斛清香金一粟。
曜灵西征易侵寻,绿鬓朱颜不待人。
秋花不比春花早,开到秋花也是春。
吟花弄叶何时足,年少须臾成老宿。
一根生意贵栽培,力到自然文郁郁。
君不见岩花独步秋叶中,穿天出月莫敢相过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和希夷木犀韵》。诗人在秋夜赏月之际,感受着清风细雨般的香气,不禁想起了寻觅花面的情景,但却不愿轻易贬低那些美好的景致。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独到的鉴赏。
在诗的中段,诗人借助对嘉树奠南服(即古代帝王祭祀时所用的神坛)的描绘,以及环佩锵锵声响,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同时,诗人表明自己虽然性格多情,但不愿意成为媒介去打扰这些美好。
随后,诗人通过对三闾愁兮洞庭波和辛荪兰芷方并蓄(即古代贤良之士的象征)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上高洁人物的怀念与敬仰。接着,他引用淮南王刘安招隐的典故,以及攀缘千古资膏馥(一种香料),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意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希夷雅好的独特情怀,并以“万斛清香金一粟”比喻那种难得的、高贵的情操。通过“曜灵西征易侵寻,绿鬓朱颜不待人”,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最后,诗人的吟花弄叶,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中“秋花不比春花早,开到秋花也是春”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中的美好感受,也隐含着对生命无常的一种超然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月夜、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操的抒发,展现了一种高洁、超脱且独特的情怀。
肩舆小斑筠,地志古青册。
初穿千长松,忽仰万绝壁。
观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问不住,一一渐可识。
何代五老人,登峰化为石。
年龄今几春,齿牙谅无力。
天赐五玉乳,与渠供朝食。
渊明醉眠处,石上印耳迹。
逸少养鹅池,藓花渍馀墨。
鹤鸣南天青,龟拜北斗白。
栖贤缘不浅,月枕借云席。
万杉与开先,弄泉碎珠璧。
病眸贪穷眺,趼趾怯周历。
同游多俊人,淡话半禅伯。
兹来殆天假,不尔岂人及。
归船载晓星,回首两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