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二》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二》全文
清 / 蓝鼎元   形式: 古风

番黎素无知,浑噩近太古。

祇为巧伪引,讼争亦肆侮。

睚眦动杀机,其心将莫禦。

所幸弗联属,社社自愚鲁。

太上用夏变,衣冠与居处。

使彼忘为番,齐民消党羽。

其次俾畏威,罔敢生乖迕。

无虐无令傲,服劳安作苦。

恩胜即乱阶,煦嘘鼠为虎。

所以王道平,不为矫枉补。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治理之道的独到见解。诗中描绘了两种社会状态:一种是原始、朴素、无知的社会,人们生活简单,彼此间较少纷争;另一种则是经过文明教化,人们穿着衣冠,居住在固定的居处,能够相互理解、尊重,社会秩序稳定。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未开化的社会状态,人们生活在原始的环境中,缺乏复杂的社会结构和道德约束,容易因小事起争执甚至导致暴力冲突。这种状态类似于“浑噩近太古”,即接近于人类文明尚未发展的原始状态。

后半部分则提出了通过文明教化来改变这种状态的设想。首先,通过“用夏变夷”的方式,即引入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生活方式,使人们逐渐适应文明社会的规则,忘记原始的野蛮习惯,融入主流社会。其次,通过建立威严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让人们懂得敬畏,避免产生对抗和叛逆的行为。最后,强调了仁爱和宽容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当统治者以仁慈对待人民时,才能避免暴政和混乱,使社会和谐稳定。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治理的思考,主张通过教育、法律和仁政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引导社会向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这种思想在古代乃至现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
蓝鼎元

蓝鼎元
朝代:清

(1675或1680—1733)清福建漳浦人,字玉霖,一字云锦,号鹿洲。蓝廷珍堂弟。读书能文,熟悉闽浙沿海情形。朱一贵起事时,从廷珍入台,襄助办理善后,主张垦辟台湾土地,谓若“废置空虚”,“即使内乱不生,寇自外来,将有日本、荷兰之患”。雍正初,被召入京,与修《一统志》。授广东普宁知县,被诬罢官。事明,授广州知府,寻卒。有《鹿洲集》、《平台纪略》等。
猜你喜欢

秋蝶

粉蝶尔何知,秋深尚戏飞。

怜渠迷节物,犹若弄春晖。

露叶今非昔,霜丛畴可依。

篱边菊无几,薄命寄馀菲。

(0)

声声慢·其二和韵赋江梅

修洁孤高,凌霜傲雪,潇然尘外丰姿。

一白无瑕,玉堂茅舍俱宜。

飘飘羽衣缟袂,都不染、富贵膏脂。

调羹事,看水边清瘦,雨后红肥。

偏爱春工尚浅,向南枝信透,东阁香霏。

翠袖犹寒,不禁弱质柔肌。

浑如故人邂逅,聊相与、一笑开眉。

归去晚,任帘栊、深闭未知。

(0)

寿周少保

皎皎银河夜气开,众星重喜见三台。

白麻诏自日边下,紫府人从春际来。

身被玉阶新衮绣,手调金鼎旧盐梅。

鲰生颂德无他望,愿与菁莪乐育材。

(0)

出门·其二

静僻懒慢久,烦喧厌入耳。

过客吐新谈,意况殊不美。

火炎几车薪,难救一杯水。

但坐问邻醅,馀事莫挂齿。

(0)

次韵王深之二首·其二

酒薄仅能浮颊赤,灯寒故意学山青。

新来鼻观无遮碍,觉得功名一味腥。

(0)

醉落魄.硕人生日

霜林变绿。画帘桂子排香粟。一声檀板惊飞鹜。

弦管楼高,谁在阑干曲。人生一笑难相属。

满堂何必堆金玉。但求身健儿孙福。

鹤发年年,同泛清尊菊。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