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薄仅能浮颊赤,灯寒故意学山青。
新来鼻观无遮碍,觉得功名一味腥。
酒薄仅能浮颊赤,灯寒故意学山青。
新来鼻观无遮碍,觉得功名一味腥。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若水所作,名为《次韵王深之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功名利禄的看法。
“酒薄仅能浮颊赤”,颊指脸颊,这句表达的是即使喝得不多,面颊也泛起了红色,显示出诗人饮酒的情形。这里的“酒”除了字面上的酒精之外,还可以代表一种放松、逃避现实的手段。
接下来的“灯寒故意学山青”,则描绘了一种环境与心境——在寒冷的灯光下,诗人有意模仿那样的清幽(学山青),这里的“山青”指的是远离尘世、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诗人的这种做法,反映出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第三句“新来鼻观无遮碍”,则是说诗人在新的时刻,以新的感官(鼻观)去体验周遭环境,而这些都没有被任何东西所阻挡。这里的“鼻观”可能是指一种直觉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最后一句“觉得功名一味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看法——功名(即功绩与名声)在他看来只是一种血腥味,暗示着功名的获取往往伴随着残酷和牺牲。这里“腥”字用得十分强烈,表现了诗人对功名背后黑暗面的深刻认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饮酒、模仿山清以及感受现实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对功名的反思。
解骖为助久未闻,以马借人史阙文。
古之佚事孰能继,杭州太守苏使君。
使君有马出天厩,嘉名肇锡玉鼻骍。
东斋却对李方叔,匆匆惜别情难分。
忽推君恩及良友,三致其意殊殷勤。
丈夫宁有恋栈志,勖哉蹴踏超风尘。
当其要约书公据,一纸笔落生烟云。
虾蟆压石信奇喻,字体出入从颜筋。
更教涪翁定价直,又以长句烦颍滨。
何年刻石石自裂,风雨剥蚀生苔纹。
忆昔由拳遭兵火,不共珠玉摧妖氛。
眼中旧迹喜重见,万生好古真不贫。
晚香堂刻旧曾觏,问值乃索百廿缗。
短长肥瘠各有态,秋高二华同嶙峋。
迩来摹本苦杂出,东家难效西家颦。
蜀中椎拓亦艰得,洋川数石犹堪珍。
长公作字留戏语,跋待五百年后人。
小生后公岁九百,高山徒自怀清芬。
呜呼公之高谊今不作,翻覆之手何纷纷。
万生万生善宝此,此券莫使冯暖焚。
《苏文忠公玉鼻骍券拓本为剑盟题》【清·蒋节】解骖为助久未闻,以马借人史阙文。古之佚事孰能继,杭州太守苏使君。使君有马出天厩,嘉名肇锡玉鼻骍。东斋却对李方叔,匆匆惜别情难分。忽推君恩及良友,三致其意殊殷勤。丈夫宁有恋栈志,勖哉蹴踏超风尘。当其要约书公据,一纸笔落生烟云。虾蟆压石信奇喻,字体出入从颜筋。更教涪翁定价直,又以长句烦颍滨。何年刻石石自裂,风雨剥蚀生苔纹。忆昔由拳遭兵火,不共珠玉摧妖氛。眼中旧迹喜重见,万生好古真不贫。晚香堂刻旧曾觏,问值乃索百廿缗。短长肥瘠各有态,秋高二华同嶙峋。迩来摹本苦杂出,东家难效西家颦。蜀中椎拓亦艰得,洋川数石犹堪珍。长公作字留戏语,跋待五百年后人。小生后公岁九百,高山徒自怀清芬。呜呼公之高谊今不作,翻覆之手何纷纷。万生万生善宝此,此券莫使冯暖焚。
https://shici.929r.com/shici/sx7Y6Nl1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