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六》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六》全文
清 / 祝廷华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阒寂三百年,述作肩吾曹。

扬风与扢雅,江上多诗豪。

长者固耆硕,少者亦英髦。

逵鸿息群翼,野鹤鸣九皋。

煊染疾风雨,叱咤驱波涛。

典丽拟汉魏,高古追风骚。

赠缟必联纻,报李先投桃。

时或飞羽觞,乐趣常陶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为纪念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的盛况,展现了文人墨客间的深厚情谊与才华横溢的聚会场景。诗中以“阒寂三百年,述作肩吾曹”开篇,寓意在历史的长河中,文人们以诗歌述说时代,传承不息。接着,“扬风与扢雅,江上多诗豪”赞颂了文人们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如江面上的诗豪,风雅并存。

“长者固耆硕,少者亦英髦”则点明了老一辈与年轻一代文人的共同参与,他们各具风采,老成持重与青春活力并存。接下来,“逵鸿息群翼,野鹤鸣九皋”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文人们在聚会中的交流与互动,如同群鹤齐鸣,各展其才。

“煊染疾风雨,叱咤驱波涛”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热烈氛围,文人们激情四溢,才华横溢,仿佛能驾驭风雨,驱散波涛,展现出他们的创造力与影响力。最后,“典丽拟汉魏,高古追风骚”总结了文人们的创作风格,既借鉴了汉魏时期的典雅之美,又追求着风骚之韵,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追求。

“赠缟必联纻,报李先投桃”则体现了文人间的礼尚往来,友情深厚,无论是礼物还是酬酢,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而“时或飞羽觞,乐趣常陶陶”则描绘了聚会中饮酒赋诗的欢乐场景,表达了文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创作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生动地再现了文人聚会的盛况,不仅赞美了文人们的才华与友谊,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

作者介绍

祝廷华
朝代:清   字:丹卿   号:颜丞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猜你喜欢

阅见一十首·其十

腻发堆云镜舞鸾,五云仙洞接清欢。

归来失却吹箫伴,肠断昆山昨夜寒。

(0)

偶题二首·其二

短发临风懒不冠,洼尊尘坌寂无欢。

离骚夕赋醒尤独,孤愤空书说转难。

晚节惯成林壑僻,幽居深入水云寒。

苍崖瘦柏无穷思,鹄立溪头尽日看。

(0)

风竹如水声

好竹风淅淅,流水声泠泠。

吾庐兼有此,要是佳友生。

北窗午梦断,冷簟无飞蝇。

端疑故人至,唤作寒泉鸣。

揽衣起裴佪,自笑还自惊。

无须问形似,自可名双清。

(0)

游仙诗和璧园艳体·其三

圣女祠前宝扇回,元君墀下绣帘开。

相从诸娣鸾为佩,第一仙人凤作钗。

妒雪未消栀子结,行云翻罢牡丹鞋。

洛滨明月漳滨雨,不踏金莲不肯来。

(0)

去梧州作·其一

传呼鹦鹉叩琵琶,载得佳人过若耶。

地近绿珠犹有井,天怜红玉不知家。

锦波洗尽含泥玉,宝帐迎归薄命花。

一舸暂分三日路,隔滩原不算天涯。

(0)

皇太后六旬万寿圣诞诗·其九

午运恰逢周吉日,甲周欣纪汉延年。

深宫孝养依慈日,薄海臣民庆普天。

十色雯华翔綵诏,九成帐殿寿瑶仙。

词臣述颂惭摛藻,愿赋周南第四篇。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