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年九陌行,要路迹皆生。
苦学犹难至,甘贫岂有成。
病携秋卷重,闲著暑衣轻。
一别林泉久,中宵御水声。
终年九陌行,要路迹皆生。
苦学犹难至,甘贫岂有成。
病携秋卷重,闲著暑衣轻。
一别林泉久,中宵御水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季的深夜,怀念远方亲友之情。开篇两句“终年九陌行,要路迹皆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长期漂泊在外,归心似箭的心情。这里的“九陌”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要路”则是指通往家乡或亲友所在地的小路,而“迹皆生”则意味着行走的足迹被野草所覆盖,这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更暗示了一种孤独和无人问津的情景。
紧接着,“苦学犹难至,甘贫岂有成”,作者反映了自己求学、求知的艰辛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这里的“苦学”表明学习之路充满艰难,而“犹难至”则是说目标尚未达成;“甘贫”则体现了一种乐观态度,即愿意接受清贫的生活状态,而“岂有成”则是在质疑这种生活是否能够达到某种成就或满足。
中间两句“病携秋卷重,闲著暑衣轻”,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秋天时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这里的“病携秋卷重”可能暗示着作者因病痛而不得不带着书卷,这也许是因为他无法外出,只能在室内阅读和学习;“闲著暑衣轻”则描绘了夏末秋初之际,虽然天气仍旧炎热,但为了对抗微凉的夜晚,作者已经开始穿上薄薄的长衣。
最后两句,“一别林泉久,中宵御水声”,表达了作者与自然、特别是水声的深厚情感。这里的“一别林泉久”意味着自从离开那片林间和清泉之后已经过了很长时间;而“中宵御水声”则是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一人聆听流水的声音,这不仅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对远方亲友的一种思念和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作者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文人在秋夜怀乡、怀人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