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胡僧留别》
《代胡僧留别》全文
唐 / 刘言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此地缘疏语未通,归时老病去无穷。

定知不彻南天竺,死在条支阴碛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isēngliúbié
táng / liúyánshǐ

yuánshūwèitōngguīshílǎobìngqióng

dìngzhīchènántiānzhúzàitiáozhīyīnzhōng

注释
此地:这里。
缘疏:语言不通。
归时:归乡时。
老病:年迈多病。
去无穷:此生无尽。
定知:深知。
不彻:无法抵达。
南天竺:南天竺(古代印度地区)。
死:死去。
在:在。
条支:条支(古代波斯湾地区)。
阴碛:荒漠。
翻译
这里的人们语言不通,归乡时我已年迈多病,此生无尽。
我深知无法抵达遥远的南天竺,最终会在条支的荒漠中死去。
鉴赏

此诗乃唐代刘言史所作《代胡僧留别》中的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未来的无奈预感。"此地缘疏语未通"表达了远离故土,语言不通的孤独与隔阂;"归时老病去无穷"则描绘出归乡之路上的艰辛,以及随着岁月流逝而加剧的身体衰败和疾病缠身。

"定知不彻南天竺"一句,通过对遥远故土的向往,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牵挂。这里的“南天竺”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但在此也象征着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或归宿。

"死在条支阴碛中"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悲凉预感,诗人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自己将在异乡客死的情形。"条支阴碛"给人一种荒凉孤寂之感,增添了诗句的哀愁气氛。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远方故土的怀念和对身后事的悲观预测,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与宿命般的宿愿。

作者介绍
刘言史

刘言史
朝代:唐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

人见幽居僻,吾知拙养尊。

朝廷问府主,耕稼学山村。

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

(0)

赠毛仙翁

紫霄仙客下三山,因救生灵到世间。

龟鹤计年承甲子,冰霜为质驻童颜。

韬藏休咎传真箓,变化荣枯试小还。

从此便教尘骨贵,九霄云路愿追攀。

(0)

统汉峰下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0)

白鸠辞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

白鸠之白谁与邻,霜衣雪襟诚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驯,首农政,鸣阳春。

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

阙五德,无司晨,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

鹰鹯雕鹗,贪而好杀。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0)

古风·其三十四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荅言楚徵兵。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0)

忆远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