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说年深别石桥,遍游灵迹熟南朝。
已知世路皆虚幻,不觉空门是寂寥。
沧海附船浮浪久,碧山寻塔上云遥。
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自说年深别石桥,遍游灵迹熟南朝。
已知世路皆虚幻,不觉空门是寂寥。
沧海附船浮浪久,碧山寻塔上云遥。
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诗人以深沉的年岁别离了石桥,遍历了南朝的灵山圣地,心中对世间的路途已了然于胸,明白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然而,在这空寂的门前,他却未曾觉察到时间的流逝。在沧海之上,船只随波逐浪漂泊良久;在碧绿的山中,他寻访着高塔,仰望云天的遥远。如今,诗人隐居于竹围的院落,藏身其中,衰老而淡泊。只有一点寒凉的灯光,由弟子亲手燃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诗中的意境辽阔而深远,每一句都蕴含着诗人的哲学思考与生命体验,是对佛教禅宗思想的一种艺术表达。
人间口耳总无权,对影忘言且问天。
刘宋科名原荏苒,苏张车马自喧阗。
水沈香篆青烟细,海雾空轮赤日悬。
匣有宝刀随老病,无劳堇土淬龙渊。
武陵夜寂。记露影璇空,一笑曾识。
素脸晕铅,巧把黛螺轻羃。
莫是歌渡烟江,浣却旧家颜色。
还又讶,深宫绀袖,唾花犹湿。问他阿母消息。
甚落莫梨云,青鸟难觅。不比锦红,轻薄容易狼藉。
嫩绿护出溪头,谁顾采香仙客。
春晚也、频温玉笙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