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柴关道,遥遥畏著鞭。
两行交灌木,一线上青天。
胆落青羊水,眼明紫柏烟。
赤松如可访,亦欲揖群仙。
驱马柴关道,遥遥畏著鞭。
两行交灌木,一线上青天。
胆落青羊水,眼明紫柏烟。
赤松如可访,亦欲揖群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驾车穿越柴关道时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驱马柴关道,遥遥畏著鞭”开篇即展现出旅途的遥远与艰辛,诗人驾驭着马车,行进在漫长的道路上,心中充满了对前方未知的敬畏。
接着,“两行交灌木,一线上青天”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路两旁茂密的灌木丛和高悬于头顶的蓝天,营造出一种既幽静又辽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广阔。
“胆落青羊水,眼明紫柏烟”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青羊水令人心生畏惧,紫柏烟则让眼睛为之一亮,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赤松如可访,亦欲揖群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与仙人共处的向往,赤松象征着隐逸之士,诗人渴望能够寻访到这样的地方,与仙人交流,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双重追求。
三更以后,碧天刚、碾上一轮圆月。
娇女故园应学母,宛转画眉梳发。
古巷蛩吟,小窗雁语,触景成悲切。
南飞乌鹊,绕枝何处栖歇。
我欲吹裂玉箫,拓残金戟,小把愁肠豁。
生不神仙兼将相,负此秋光堆雪。
灯下吴钩,腰间宝玦,拉杂都摧折。
明当竟去,终南闻道奇绝。
夜火春宵,说此地、上元尤胜。
烟焰里、烘桃炙柳,飘梅灺杏。
绣羽花冠筒内放,缃苞翠蔓竿梢映。
紫葡萄、十丈满池莲,丝丝凝。玛瑙寺,秋千竞。
琉璃厂,筝琶盛。更钿车麝帕,嬉游不定。
今夜凤城偏寂寂,一灯微耿人初病。
只角残、吹到第三声,何心听。
醉帽欹斜,讶何处、玳筵留客。
却誇我、鲈鱼桑落,席门置食。
满眼红墙愁里过,千场锦瑟闲中忆。
只君家、数过酒杯宽,真难得。也不羡,鹍弦擘。
又何用,鸾鎞摘。但茶香双好,居然雅集。
笑我冻栖梅一树,输他醉把螯千只。
问酒谋之妇尚能乎。期来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