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闻往岁帝城烟火之盛,甲于天下,今年元夜,作客都门,适逢新禁,凄然独坐,词以遣怀》
《满江红.闻往岁帝城烟火之盛,甲于天下,今年元夜,作客都门,适逢新禁,凄然独坐,词以遣怀》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夜火春宵,说此地、上元尤胜。

烟焰里、烘桃炙柳,飘梅灺杏。

绣羽花冠筒内放,缃苞翠蔓竿梢映。

紫葡萄、十丈满池莲,丝丝凝。玛瑙寺,秋千竞。

琉璃厂,筝琶盛。更钿车麝帕,嬉游不定。

今夜凤城偏寂寂,一灯微耿人初病。

只角残、吹到第三声,何心听。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作者在元宵节之夜,身处帝都,却因新禁而无法欣赏往昔盛大的烟火景象,独自一人凄然独坐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夜晚的烟火、桃花、柳树、梅花、杏花、绣羽、花冠、灯笼、葡萄、莲花、紫藤、风筝、琵琶、钿车、麝帕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繁华与寂寞并存的画面。

首句“夜火春宵”点明时间背景,夜晚的灯火与春天的气息相融合,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说此地、上元尤胜”,表达了对过去元宵节盛况的怀念。烟火、桃、柳、梅、杏等自然景观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诗人的笔下活了起来,烘托出节日的热闹氛围。

“绣羽花冠筒内放,缃苞翠蔓竿梢映”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宵节期间人们穿着华丽、手持灯笼、装饰精美的场景,色彩斑斓,充满生机。而“紫葡萄、十丈满池莲,丝丝凝”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喜庆与繁华,葡萄藤蔓、莲花盛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后半部分,“玛瑙寺,秋千竞。琉璃厂,筝琶盛”两句,将场景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文活动,秋千比赛、筝琶演奏,展现了元宵节期间人们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接着,“更钿车麝帕,嬉游不定”一句,通过钿车(装饰华丽的马车)和麝帕(香帕),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期间人们出游的盛况,以及他们享受节日的乐趣。

最后,“今夜凤城偏寂寂,一灯微耿人初病”两句,转折笔锋,表达了作者面对当前新禁政策下的孤独与落寞。尽管外面的世界依旧繁华,但作者却只能在病中独自感受这份寂静,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哀愁。“只角残、吹到第三声,何心听”则以风声作为结尾,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内心的孤寂,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元宵节盛况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感慨与无奈。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题画.子猷

日暮天寒白雪频,扁舟夜半未归人。

想因不尽山阴兴,留向丹青入梦清。

(0)

咏史.贾浪仙

乘驴迢递走红尘,十二街中草色春。

不是眼空京兆尹,敲推原已入诗神。

(0)

南歌子·其四

桂魄分馀晕,檀香破紫心。高鬟松绾鬓云侵。

又被兰膏香染、色沈沈。指印纤纤粉,钗横隐隐金。

更阑云雨凤帷深。长是枕前不见、殢人寻。

(0)

挽梦锡机宜寺簿·其三

问疾方旬浃,殊惊不起传。

所钦期异日,何意遽终天。

图籍嗟空富,生涯众漫怜。

保家宜有后,一角傥称贤。

(0)

次江子我闻角韵

夫差故国萦寒水,铁马南来忽振缨。

城上昏鸦争接翅,舟中逐客谨逃名。

胡笳怨处风微起,浊酒醒时梦易惊。

飘泊似闻山寺近,真成夜半听钟声。

(0)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其十

伤心顷拜公床下,一气飘零馀几人。

七十衰翁谁信及,话言端欲广书绅。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