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火春宵,说此地、上元尤胜。
烟焰里、烘桃炙柳,飘梅灺杏。
绣羽花冠筒内放,缃苞翠蔓竿梢映。
紫葡萄、十丈满池莲,丝丝凝。玛瑙寺,秋千竞。
琉璃厂,筝琶盛。更钿车麝帕,嬉游不定。
今夜凤城偏寂寂,一灯微耿人初病。
只角残、吹到第三声,何心听。
夜火春宵,说此地、上元尤胜。
烟焰里、烘桃炙柳,飘梅灺杏。
绣羽花冠筒内放,缃苞翠蔓竿梢映。
紫葡萄、十丈满池莲,丝丝凝。玛瑙寺,秋千竞。
琉璃厂,筝琶盛。更钿车麝帕,嬉游不定。
今夜凤城偏寂寂,一灯微耿人初病。
只角残、吹到第三声,何心听。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作者在元宵节之夜,身处帝都,却因新禁而无法欣赏往昔盛大的烟火景象,独自一人凄然独坐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夜晚的烟火、桃花、柳树、梅花、杏花、绣羽、花冠、灯笼、葡萄、莲花、紫藤、风筝、琵琶、钿车、麝帕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繁华与寂寞并存的画面。
首句“夜火春宵”点明时间背景,夜晚的灯火与春天的气息相融合,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说此地、上元尤胜”,表达了对过去元宵节盛况的怀念。烟火、桃、柳、梅、杏等自然景观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诗人的笔下活了起来,烘托出节日的热闹氛围。
“绣羽花冠筒内放,缃苞翠蔓竿梢映”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宵节期间人们穿着华丽、手持灯笼、装饰精美的场景,色彩斑斓,充满生机。而“紫葡萄、十丈满池莲,丝丝凝”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喜庆与繁华,葡萄藤蔓、莲花盛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后半部分,“玛瑙寺,秋千竞。琉璃厂,筝琶盛”两句,将场景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文活动,秋千比赛、筝琶演奏,展现了元宵节期间人们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接着,“更钿车麝帕,嬉游不定”一句,通过钿车(装饰华丽的马车)和麝帕(香帕),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期间人们出游的盛况,以及他们享受节日的乐趣。
最后,“今夜凤城偏寂寂,一灯微耿人初病”两句,转折笔锋,表达了作者面对当前新禁政策下的孤独与落寞。尽管外面的世界依旧繁华,但作者却只能在病中独自感受这份寂静,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哀愁。“只角残、吹到第三声,何心听”则以风声作为结尾,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内心的孤寂,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元宵节盛况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感慨与无奈。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