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道可学,无禅可参。黄头碧眼,徒话指南。
雾敛云收天宇宽,门前幸有千朵青山万朵青山,徘徊赢得倚栏干。
无道可学,无禅可参。黄头碧眼,徒话指南。
雾敛云收天宇宽,门前幸有千朵青山万朵青山,徘徊赢得倚栏干。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偈颂一百四十一首》中的第117首。诗中以一种超脱世俗、直指心性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深刻领悟。
“无道可学,无禅可参”,开篇即点明了佛法的精髓在于直接体悟,而非外在的学习和研究。“黄头碧眼,徒话指南”,通过比喻,指出那些只知表面学习而不深入理解的人,他们的努力不过是徒劳无功。“雾敛云收天宇宽,门前幸有千朵青山万朵青山”,描绘了一幅清朗明净的画面,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开阔,门前的青山不仅是自然美景,更是内心世界的象征。“徘徊赢得倚栏干”,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内心的徘徊与思考,最终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佛教中“见性成佛”的思想,强调了直接体验和内心觉醒的重要性。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超越世俗、直达本心的境界,体现了佛教文化中追求精神自由与心灵解脱的核心价值。
东风飘花谁共惜,暑雨馥莲不忺摘。
雕栏倚露月千里,铜铺锁寒雪一尺。
终年汉漏滴四时,屈指三百六十日。
远山蹙断懒涂抹,怕开妆镜鸾舞只。
怨泪阑干落离宫,纤玉弹珠香风湿。
梦回想像巫山云,檐鹊似传天上音。
便教粉黛近君侧,未卜胶漆投君心。
岂不闻东宫婕妤作歌悲团扇,又不闻长门阿娇买赋捐黄金。
入得良人门,自誓终此身。
扫室拥箕帚,进盥躬盘巾。
采桑趋陇首,荐蘋洁涧滨。
十年尽妇道,惟恐堂前嗔。
上和下睦本无事,一二小姑恣萋斐。
浸润既深贝锦成,不弃不出谮不已。
良人缱绻涕涟洏,父母之命安敢违。
举头天边指缺月,暂缺须有团圆时。
君不闻章台长条依旧垂,乐昌半镜还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