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十四夜对月同王阮亭员外八叠前韵》
《念奴娇.十四夜对月同王阮亭员外八叠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三更以后,碧天刚、碾上一轮圆月。

娇女故园应学母,宛转画眉梳发。

古巷蛩吟,小窗雁语,触景成悲切。

南飞乌鹊,绕枝何处栖歇。

我欲吹裂玉箫,拓残金戟,小把愁肠豁。

生不神仙兼将相,负此秋光堆雪。

灯下吴钩,腰间宝玦,拉杂都摧折。

明当竟去,终南闻道奇绝。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十四夜对月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更时分,天空中一轮圆满的月亮,映照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词中通过“娇女故园”、“古巷蛩吟”、“小窗雁语”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意境。

词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南飞乌鹊,绕枝何处栖歇”,借乌鹊南飞的典故,表达了对亲人归宿的关切和对自身漂泊无定的无奈。接下来,“我欲吹裂玉箫,拓残金戟,小把愁肠豁”,词人渴望通过音乐抒发内心的愁苦,但最终只能面对愁肠难解的现实。

词的后半部分,词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反思:“生不神仙兼将相,负此秋光堆雪”。他感叹自己未能成为神仙或将相,辜负了这如雪般美好的秋光。最后,“灯下吴钩,腰间宝玦,拉杂都摧折”,通过描述对宝物的摧折,象征着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放弃和对现实的妥协。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月夜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命、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念奴娇.和尹司门与蔡侯咏雪

雕裘夜冷,怪地炉煨酒,经时难热。

晓起盘风天舞絮,拍手儿童欢悦。

客里新吟,天葩剪巧,思与梅争发。

使君属和,雪花同是三绝。

未说赋就梁园,阳春拍调,压倒唐元白。

早晚联镳花底去,共看朝霞银阙。

朝退归来,清虚堂里,醉洒淋漓墨。

而今且对,聚星堂上宾客。

(0)

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其五

巍巍无极翁,昌代正学祖。

生从道州地,如孔出姬鲁。

西山道州派,上接濂溪武。

天意岂偶然,真传绍先古。

(0)

送王元高兄弟东上·其一

前岁亲从月殿回,素娥引领到瑶台。

桂枝指点教先折,仙籍披陈看后来。

恰见拱辰名字接,一如公序弟兄魁。

预将消息而今报,好作百花头上梅。

(0)

和郡侯喜雨韵

玉龙捲动海千寻,一滴天瓢水尺深。

农父带云耕宿润,使君喜雨入新吟。

浪低麦陇收难速,针短秧畴插未禁。

三日顿回生意满,天心只在我公心。

(0)

山市

路询山市宿,店近石桥横。

老水穿檐过,低窗照水明。

雨声凄客思,野处惬幽情。

沽酒聊牵睡,茅柴醉不成。

(0)

题云窗

诗材无限思无穷,敛在唐人四句中。

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