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以后,碧天刚、碾上一轮圆月。
娇女故园应学母,宛转画眉梳发。
古巷蛩吟,小窗雁语,触景成悲切。
南飞乌鹊,绕枝何处栖歇。
我欲吹裂玉箫,拓残金戟,小把愁肠豁。
生不神仙兼将相,负此秋光堆雪。
灯下吴钩,腰间宝玦,拉杂都摧折。
明当竟去,终南闻道奇绝。
三更以后,碧天刚、碾上一轮圆月。
娇女故园应学母,宛转画眉梳发。
古巷蛩吟,小窗雁语,触景成悲切。
南飞乌鹊,绕枝何处栖歇。
我欲吹裂玉箫,拓残金戟,小把愁肠豁。
生不神仙兼将相,负此秋光堆雪。
灯下吴钩,腰间宝玦,拉杂都摧折。
明当竟去,终南闻道奇绝。
这首词描绘了十四夜对月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更时分,天空中一轮圆满的月亮,映照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词中通过“娇女故园”、“古巷蛩吟”、“小窗雁语”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意境。
词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南飞乌鹊,绕枝何处栖歇”,借乌鹊南飞的典故,表达了对亲人归宿的关切和对自身漂泊无定的无奈。接下来,“我欲吹裂玉箫,拓残金戟,小把愁肠豁”,词人渴望通过音乐抒发内心的愁苦,但最终只能面对愁肠难解的现实。
词的后半部分,词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反思:“生不神仙兼将相,负此秋光堆雪”。他感叹自己未能成为神仙或将相,辜负了这如雪般美好的秋光。最后,“灯下吴钩,腰间宝玦,拉杂都摧折”,通过描述对宝物的摧折,象征着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放弃和对现实的妥协。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月夜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命、命运的深刻思考。
雕裘夜冷,怪地炉煨酒,经时难热。
晓起盘风天舞絮,拍手儿童欢悦。
客里新吟,天葩剪巧,思与梅争发。
使君属和,雪花同是三绝。
未说赋就梁园,阳春拍调,压倒唐元白。
早晚联镳花底去,共看朝霞银阙。
朝退归来,清虚堂里,醉洒淋漓墨。
而今且对,聚星堂上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