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寂不振,金声无处求。
层岩参雾树,乱玉响冰沟。
破屐前无齿,孤城远见楼。
山僧痴问客,阿汝谓汤休。
石鼓寂不振,金声无处求。
层岩参雾树,乱玉响冰沟。
破屐前无齿,孤城远见楼。
山僧痴问客,阿汝谓汤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游历时的心境和感受。其中“石鼓寂不振,金声无处求”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了石鼓失声后的静谧与孤寂,可能暗示着某种期待未能实现的遗憾。
接下来的“层岩参雾树,乱玉响冰沟”两句,则通过对山林、云雾和溪水的声音形象的描绘,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其中“层岩”、“ 参雾”、“乱玉”、“响冰”等词汇,不仅形容了山川的壮丽,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破屐前无齿,孤城远见楼”两句,则是对古迹残留和时间流逝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对破败的鞋履和远处的孤城的描述,传递出一种历史沧桑和物是人非的情感。
最后,“山僧痴问客,阿汝谓汤休”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山中僧人的对话。这里“痴问”的“痴”,有着迷恋、沉醉的意味,而“阿汝谓汤休”则可能指的是僧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世间纷扰,劝诫诗人也应该放下烦恼,寻求心灵的平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古迹的描写,以及与山中僧人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物欲、追求内心平和的一种向往。
尊拳相交四海沸,吁嗟先生不安睡。
翻然舍此复何之,岁晏天寒日云暮。
幼妻弱子并两犍,老臧反顾催著鞭。
酒尊棋局相后先,大豖在道猫在肩。
先生之居白云里,清风迎门鹤随处。
陈桥一旦拥黄袍,何似山中睡方起。
石田茅屋今安在,回首高风三百载。
君不见古汴凄凉禾黍秋,向来功业水东流。
雪知我出已全消,花待君来未敢飘。
行避门生时小饮,忽逢骑吏有嘉招。
鱼龙绝技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知有黄公酒垆在,苍颜华发自相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