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相催已白头,一生判却见花羞。
扬州何逊吟情苦,不枉清香与破愁。
不用相催已白头,一生判却见花羞。
扬州何逊吟情苦,不枉清香与破愁。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忆黄州梅花五绝》中的第四首。从鉴赏角度来看,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不用相催已白头,一生判却见花羞。”这里诗人通过自嘲般地提到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用“一生”二字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如梦的感伤。而“判却见花羞”则是说尽管年华已逝,但每当看到美丽的梅花时,那份美好依旧令人心生惭愧,如同初次遇见时的羞涩。
“扬州何逊吟情苦,不枉清香与破愁。”诗人提及扬州的梅花,借用“何逊”二字来表达自己对这份美好记忆的深沉感情。“吟情苦”则是说这种美好带来的并非痛苦,而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而最后,“不枉清香与破愁”则意味着尽管这些美好的回忆无法改变现实,但它足以让人得到片刻的心灵慰藉,从而减轻内心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逝去、美好易逝的无奈,以及在苦涩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螺川东去水冥冥,落日乌啼宰树青。
三径就荒陶令老,众人皆醉屈原醒。
锦袍仙去空怀李,华表归来或姓丁。
遗墨尚存封禅稿,高风谁筑聘君亭。
如公我亦悲先哲,有子天教得宁馨。
百世幽光应不泯,草堂长近少微星。
碧云团盖凝瑶光,龙汉五气浮苍苍。
绛宫参差十二级,鹤背高寒露华湿。
白榆历历东井傍,帝子夜织天文章。
河西牵牛不服箱,灵鹊影断秋无梁。
一水盈盈河汉长,白河云片龙鳞光。
六符夜明七斗芒,天门无阶不可度。
梦蹋玉虹朝紫皇,三更露落黄姑渚。
鸾背吹笙载秦女,东方神人呼赤龙,彷佛觚棱绛霞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