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黄州梅花五绝·其四》
《忆黄州梅花五绝·其四》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不用相催已白头,一生判却见花羞。

扬州何逊吟情苦,不枉清香与破愁。

(0)
注释
不用:无需。
相催:互相催促。
已:已经。
白头:头发变白。
一生:一生一世。
判却:注定。
见:看到。
花羞:花开时的娇羞。
扬州: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以文化繁荣著称。
何逊:南朝梁代诗人,以诗才闻名。
吟情苦:吟诗情感深沉痛苦。
不枉:不虚此行,没有白费。
清香:清雅的香气。
破愁:消解忧愁。
翻译
无需他人催促,我们已两鬓斑白,
此生只为见到花开而感到羞愧。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忆黄州梅花五绝》中的第四首。从鉴赏角度来看,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不用相催已白头,一生判却见花羞。”这里诗人通过自嘲般地提到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用“一生”二字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如梦的感伤。而“判却见花羞”则是说尽管年华已逝,但每当看到美丽的梅花时,那份美好依旧令人心生惭愧,如同初次遇见时的羞涩。

“扬州何逊吟情苦,不枉清香与破愁。”诗人提及扬州的梅花,借用“何逊”二字来表达自己对这份美好记忆的深沉感情。“吟情苦”则是说这种美好带来的并非痛苦,而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而最后,“不枉清香与破愁”则意味着尽管这些美好的回忆无法改变现实,但它足以让人得到片刻的心灵慰藉,从而减轻内心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逝去、美好易逝的无奈,以及在苦涩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李草堂墓志

螺川东去水冥冥,落日乌啼宰树青。

三径就荒陶令老,众人皆醉屈原醒。

锦袍仙去空怀李,华表归来或姓丁。

遗墨尚存封禅稿,高风谁筑聘君亭。

如公我亦悲先哲,有子天教得宁馨。

百世幽光应不泯,草堂长近少微星。

(0)

赠医士长律十首·其一上池

吾闻上池世莫识,扁鹊传来信有神。

饮水不过三十日,隔垣能见一方人。

若非沆瀣流金液,定是昆崙漱玉津。

自笑烟霞多病渴,愿分一勺洗埃尘。

(0)

春日东园即事·其二

东园检点旧生涯,春色多情到我家。

谷雨前头移菊本,清明时节看梨花。

但求北郭多收秫,何待东门更种瓜。

今夜月明吹玉笛,笑呼儿女进流霞。

(0)

采莲女

小小兰舟棹晚凉,双双新浴锦鸳鸯。

舞回叶底春无力,笑入花间水亦香。

妾恨恰如莲菂苦,郎情应似藕丝长。

娉婷却笑东家女,换得明珠论斗量。

(0)

题大悲阁

宝阁凌空十丈高,倚阑南望际鲸涛。

天花散处皆金地,海月生时见玉毫。

夜气澄清龙在窟,秋声萧爽鹤鸣皋。

丹梯咫尺诸天近,香雾霏霏湿苧袍。

(0)

天上谣

碧云团盖凝瑶光,龙汉五气浮苍苍。

绛宫参差十二级,鹤背高寒露华湿。

白榆历历东井傍,帝子夜织天文章。

河西牵牛不服箱,灵鹊影断秋无梁。

一水盈盈河汉长,白河云片龙鳞光。

六符夜明七斗芒,天门无阶不可度。

梦蹋玉虹朝紫皇,三更露落黄姑渚。

鸾背吹笙载秦女,东方神人呼赤龙,彷佛觚棱绛霞曙。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