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讲舌乾。
陛楯诸郎空雨立,故应惭悔不儒冠。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讲舌乾。
陛楯诸郎空雨立,故应惭悔不儒冠。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当前处境的感慨。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讲舌乾。"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上尊”指的是皇帝或高位之人,“初破”则意味着刚开始接触的意思,可能是指诗人早晨起来后,品尝到皇帝赐予的茶叶,感受到了一丝寒意。茗碗,即茶碗,还沾留着讲述古籍时舌尖上的干燥,这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境。
"陛楯诸郎空雨立,故应惭悔不儒冠。"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自责与反思。陛楯,即宫殿前的柱子;诸郎,指的是年轻的官员或士人;空雨立,是形容等待之中的无奈和孤独。故应惭悔,不儒冠,则是说过去不够严肃认真,没有戴上应该戴的帽子(即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未能尽心尽力的懊恼。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苏轼特有的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过去的反思与自责。
泉高终日听潺湲,花草才佳烂漫看。
言念君恩得私请,敢于身计学偷安。
开元刺史名千古,东汉先生钓一竿。
贤迹勉寻余自愧,牧民犹带触邪冠。
节物奚为感,秋怀不自任。
晓寒侵远梦,秋力助高吟。
薄脱惊风叶,疏舂隔水砧。
商弦调一曲,惟子定知音。
历章初请外,亡状愧瘝官。
为郡恩尤重,斯民治素难。
讼稀逢薄稔,诗倡得清欢。
况复仁封接,焉依簟与菅。
棣萼遥南国,苏萱种北堂。
雪音何处断,风翼自回翔。
送目吴天阔,传辞楚水长。
通宵识归路,惟梦到吾乡。
小车聊假便衰残,上冢都忘涉路难。
坐卧俏能伸手足,坚完诚可避风寒。
搴帷自不希前躅,凭轼时还遂一观。
暂得容身终未稳,退归乘此始为安。